卷4317章始皇大典(1 / 2)

世之失传的典籍定然是很多的,有的从来没听说过,还没传播开来,就已经悄无声息消失在历史上。

夏时的《刑》传说是大禹时成书,又叫《禹刑》,启时有《甘誓》、《政典》,这些就完全失传了。后人也仅闻其名,未见其容。

《八索》《九丘》是不是叫这名字也弄不清。带数字的典籍,定是总结许多典籍集合起来所命名。不像先秦文献名称的风格。古人命名通常极为简洁,就使用一个字。比如《易》、《坟》、《书》、《刑》等。

像是称为三皇五帝之书的《三坟五典》,也早已成了传说。又一说《尚书》是三坟五典的残余,不过此大秦时名为《书》,也许靠点谱,毕竟不知原内容无法比对。《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徐福比较拿手,自是齐全的,后又被他加入许多其他医书补充整合,更加全面。

《太始天元册》比较全,《山海经》很散碎,似地理之书,似另一个世界的传奇,又似古代版的漫画。反正不是一个人看不懂,而是大家都看不懂,越是不懂却越吸引人。

总之,古老的兽皮卷、刻卷等,凡是有文字的东西,皆被收罗起来,载其来由,尝试解读翻译出来,陆续而成,编撰成卷。

《河图洛书》只是两个图绘,河是星河,洛是脉络。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是根据北极星旋转,用于研究星象变化与四季日月规律的。其具体使用方法很混乱,没人理得清。

在徐子的注释中,一切都现实化了。注释论述的前后逻辑关系极为清晰,很通顺,不弄什么玄虚,理解起来也没那么深奥。比如疑似孔子关于《河图洛书》的这段对照:(则之,规则之。用规则对待之,做研究的意思。)

【原文】┊【注释】

是故,┊接前文(学会易算方法后,)

天生神物,┊(世上出现不明白的事物。)

圣人则之;┊(明智之人可用规律衡量它)

天地变化,┊(天地之间的变化,)

圣人效之;┊(明智的人去模仿它们)

天垂象,┊(世间显现异常情况,)

见吉凶,┊(展现出来好事或坏事,)

圣人像之;┊(明智的人探究推算它们)

河出图,┊(星河运行画图来表示)

洛出书,┊(运行脉络记录成书)

圣人┊(明智的人将这些规律,)

则┊(归纳起来进行规范,)

之。┊(进而加以运用它们)

《易》┊结合上文,(易的推演)

有四┊(有四个过程,分别是:)

象,┊(观察;模仿;探究;总结。)

所以┊(这四象就可以让事物)

示也。┊(显现出它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