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是建立在煤炭上的国家,石油不成规模,电力更是紧缺,后期发展吃力。国内爆发工人起义,逐渐声势浩大,越是镇压爆发的越多。大秦到处灭火,最后也灭不过来了。
眼看局势不可挽回,秦十五世赢赫曰:“大秦立世,制规定则。圣临五洲,威加四海!掌巨握量,慑服万民!不意将毁于朕手!今朕愿与国同休!”遂安排布置后路,派人遣送皇族,后自缢身死。皇室皇族一直被赶到北海以西。
刘修登基立宪,因先祖为汉侯刘季,建大汉帝国,定都洛阳。由贵族资本家理政。那些大秦分封的大大小小众多诸侯,大汉无力再册封,各自纷纷独立出去。
大秦分崩离析,皇族在北海冰原以西含一部分草原建秦国,不再称大秦,国土还是很大的,只是人烟较少;北海以东黑龙江以北建燕国;
昆仑之南(印),由蜀人建蜀国;昆仑之西至西南南建郑国(波斯巴阿);西海东岸建汢国(土叙至阿半岛);屿洲大岛部分建吴国(澳新),西边大部分群岛建立了越国(印马);
黄洲(美)北部建赵国,南部楚侯项籍后人建楚国;赤洲(南美)西部建齐国、南部鲁国,东部昆国,玄洲(非)北部建魏国、南部襄国。皂洲(欧)中南部不是秦人后裔,仍是许多小城邦,也就比部落好一些,没有统一国家。北部人烟稀少,属于秦国。
这些国家政体有少数是帝制附带分封自治,有的是元老总督制,有的是立宪丞相制,有的是联邦党制,等等不一。
至此,天下强大的国家互相承认地位,然后商讨疆域版图划分。就算还无主的,也大致上划出来属于谁的势力范围,并立约定下来。
大秦之后,世界各洲,包括各大洋也都按两国或多国陆地中心线切割开,所有陆海被瓜分一空。此次立约地点在昆南城,以最强大的十五个国家为主,被后世称为昆南十五国约,影响深远。
大汉帝国仍是最大的,昆仑北段经度线和南段经度线以东,太平洋以西,北海以南,屿洲西北部部分以北都是疆域范围,此乃华夏本土正溯。大汉时期经济发达,并且发展出核弹和计算机技术,技术掌握在方学总院手里。
又四百多年,世界人口爆发,资源开发过度,大面积环境导致污染,生态被严重破坏,大批生物灭绝,气候持续恶化。大自然发泄愤怒,灾害频生,持续高温,连地壳结构也变得不稳定,大气含氧量入不付出,持续降低,又有新生微生物变异泛滥。
如此,世界各国资源陷入紧缺,内部有社会问题,外部有环境压力,各国意见又不能达成一致,互相指责关系变得紧张,连续发生许多较大的局部战争,世界人口也跟着连续下滑。
大汉外部有争端,内部也发生工农起义,然后军阀混战,内战使得民不聊生。争霸大势,各有主张,顺之则存,逆之则亡。最后分为三个较大的势力,南部由汉室立后汉,东部称晋,西部称豫。世界各国也是纷纷站队,在三国背后支持让他们打,坐收渔利。
后汉帝二十七世刘嶝言:“天下只需一个声音,杂音只会带来混乱。观点主张或许没有对错,但破坏公众秩序就是最大的错误。他们可以暴力抗法,但我们不可以不杀。其等祸乱天下,不顾大众苍生,实利欲熏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