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当李忆尧将最后几本书背完,老者考核通过后,老者将李忆尧叫道自己的茅草屋,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教给李忆尧:“孩子,这本书你要在三天内把他背会,一字不拉的背下来,三天后我来检查。”
李忆尧接过这本书,只见这本书的封面,竟然不是普通纸张,而是一种特种牛皮做成的,书页也是用羊皮纸,而不是普通纸张和竹简。书很厚,是自己平时读书的两道三倍厚,而且书皮上写的两个字,也让李忆尧感觉这本书绝对不一般,那两个字就是《毒经》。
这本书显然是很古老的一本书,老师再三叮嘱,一定要保管好这本书,不要弄褶皱了,也不要弄脏了,显然老师很重视这本书,之前书库里的那些书籍,老师从来没有这样谨慎叮嘱过,这让李忆尧对这本书也十分的在意。
把书小心翼翼的拿回自己的房间,李忆尧以为这不过是比别的书厚一些,这本书自己一天时间也就背会了,可哪成想,这一背,一天时间下来,李忆尧只勉强背会了四分之一。
这本书之所以如此难背,是因为这本书介绍的东西,完全和李忆尧现在学的医药体系完全不一样。
以前李忆尧学的医药,都讲究如何救人,如何调理身体让人健康。而这本书,这讲究是一个杀字,这本书每一个字,几乎都和杀人杀生有关,这里的杀不是武技功法那种杀,这里的杀更像是一种无形杀意,也就是毒杀。
这本书里讲的毒杀,又与普通的毒杀不同,不是配点毒药,然后给别人下药,也不是放点毒烟把别人毒晕,他的毒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又无形无意,真的动起杀机,绝对让对方不知不觉中被毒死。
比喻第一章就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试讲一个富豪中午被妻子赶出家门去做生意,结果这富豪走出家门后,走出两个巷子就突然晕倒在地,有人去扶他,结果发现他已经暴毙当场。官府派人查勘,结论只是这人突发急病暴毙而亡,丝毫和中毒无关。
可这确确实实是一件毒杀案,只不过那妇人用毒之高超,非一般人所能比的。他首先在午餐中,加入很多辛辣火气很重的食物,又在丈夫出门前与其大吵一架,这让丈夫出门时怒火攻心,而那天又是一年当中最热之时,而且中午太阳的火毒最旺,也恰恰这时,那妇人将丈夫赶出门,还特意不给其戴冠,让最火辣的太阳直射那商人头顶,造成火毒由头入心,从而彻底引发那人体内积攒的火气,这就造成了那人火气焚心,命丧当场。
这种毒杀算是小杀,还有用毒杀人数万,而不使敌方所查。这个案例是发生在人魔大战期间,一名人族将军作战英勇,杀敌无数,他所率之军,也是作战勇猛,几乎是一只战无不胜之军,这让魔族很是头痛。
就在魔族统帅大为头痛时,一名魔族黑巫师给统帅出了一条毒计。第二天,统帅派出一支魔人侦查兵在前线骚扰,结果被那名人族将军所查,因此那名人族将军带兵追击。没多久,那名人族将军带着人马追进一个盆地之中,当大军即将将魔族侦查兵包围之时,人族士兵竟然纷纷倒地不起,最后全部死在那片盆地之中。由于那名人族将军突然死亡,魔族士气大涨,一时间人族接连败退,后来人皇出世,才力挽狂澜,将魔族击退。
而那名人族将军的死,也成了迷,再后来缴获的魔族文件中才知道,那名人族将军,竟然死于中毒。
那名人族将军闯入的盆地之中,有一个大湖,盆地常年有雾气产生,这就让盆地内积攒了许多瘴气,这些瘴气并没有停留在空气中,反而被大湖吸收,沉入湖底。因此那名魔族巫师出主意,在人族部队进入盆地时,派人到湖底施法术,将湖底的沉积瘴气放出,因此当人族进入盆底后,盆地内迅速被瘴气笼罩。
人族士兵由于毫无防备,因此纷纷中毒倒地,而那些魔人族早有防备,他们戴了阻隔瘴气的防毒面具,自然会无事。就这样,一名人族悍将就这样憋屈的死在了无形瘴气之手。
当然书中的案例不止这些,配合案例,李忆尧好像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杀戮危机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别人手中的猎物,对方简直就是无所不能,一块石头,一片树叶,都可能成为对方手里的杀人利器。而被杀者则会毫无反抗,而且回去不知不觉中被人杀死。
这本毒经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天杀,里面讲的是如何利用天时制造毒源,什么风雨雷电,烟雾冰霜,皆可成毒。第二部分为地杀,讲的是如何利用地势来制毒,山川适合什么毒,有毒的山川有什么样的表象等等,第三部分为人杀,这里讲的是如何利用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质来制造毒物,当然,也有解毒的方法。
李忆尧背完这本书,就感觉这本书好像来自魔族,而不应该是人族写的这本书,也不知道老师为何要拿这本书给自己背。还有一点,这本书里面,最后一部分,好像缺了一页,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虽然这本书生涩难懂,李忆尧还是用三天时间,将这本毒经背完了,不过看李忆尧背完书是那种表情,就仿佛吃军粮丸吃多了似的。
挨到了将书还给老师的时候了,李忆尧终于憋不住,把心里话问了出来:“老师,这本书是不是魔族的书呀?”
“徒儿为何这样问?”老者问道。
“这里讲的都是如何用毒杀人的东西,这样邪恶的书,为何还要存在于世,我想只有魔族才会允许这样的书存在世界上。”李忆尧有些气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