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漆麻黑的一团,看不清的神色,说不上什么原因,李成弼盯着那团乌黑笑的格外灿烂。</p>
两人一前一后从麦秸垛后走出来,背道而驰,往各自的方向走去。</p>
苏海棠一路小跑,边跑边回头看那抹在夜色里其实看不清的身影。</p>
李成弼却一次都没回头。</p>
两人离开后,从麦秸垛另一头钻出一个小男孩儿,吸了吸流到嘴边的鼻涕,提着棉裤,吭哧吭哧的往苏海棠的方向走去。</p>
……</p>
小年一过,就正式进入过年的准备倒计时,炖肉、杀鸡、发面、蒸馒头,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到了二十八这天,苏老太太指挥着苏连华将面和了,单等面发酵一晚上,第二天开始蒸馒头。</p>
袁氏乐呵呵的往前凑,“娘啊,今年那鱼馒头和刺猬馒头可得多蒸几个,我们这天天往外做活的,可需要这么个好东西了。”</p>
梁氏跟在袁氏身后,连连点头。</p>
老太太越过袁氏瞥了眼她身后的梁氏,眼皮子抬了抬,扫了眼默不作声的帮着苏连华的沈氏,眉宇间漾开一抹嘲讽的笑。</p>
沈氏你不是能吗?</p>
梁氏平时那么粘着你,现在怎么不理你了?让你作,作死你!</p>
想到沈氏无人待见的凄惨样儿,老太太顿觉神清气爽,连平日厌恶的袁氏也可爱了几分,难得没有骂袁氏,还好声的应了袁氏的话,“成,明儿个让你二嫂蒸馒头的时候多做几个,你们家和三房都有!”</p>
梁氏的眼睛瞬间都亮了,激动的热泪盈眶,“娘……”</p>
裴氏蹙了蹙眉,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看到一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沈氏和苏连华,略一犹豫,放弃了开口。</p>
一行人站在一旁,谁也没上前帮两夫妻的忙。</p>
夫妻两人忙活了半天,把面和好放在大簸箩里,苏老太太郑重的拿了干净的新棉被盖在上面,又吩咐苏连华与沈氏,“你们离灶屋近,晚上勤快的起来看着点,这么多面可不能出什么差错!听到没有?”</p>
苏连华与沈氏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无语。</p>
每年都是这样,连说词都不改,真是……不搓磨他们这一顿,心里就不痛快。</p>
沈氏朝苏连华轻轻摇了摇头。</p>
苏连华开了口,“娘,我身子不好,小张叔说最好不要起夜,免得天冷伤口恶化,还要多花银子……我们家那点银子,为了给槿姐儿吃药,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我要是再吃药,怕是只能找娘借钱……”</p>
“借什么钱,我没钱!”</p>
一听借钱,苏老太太立刻拒绝。</p>
随后,指着梁氏,“你回去跟老三说一声,晚上你们起来看着点!听到没有。”</p>
梁氏刚才还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表情,瞬间凝固,嘴张了几张,终是不敢反驳,只好委屈的应下,“是,娘。”</p>
而后,垂着的眼睛瞪着沈氏,委屈而愤怒。</p>
------题外话------</p>
明天2p,会双更哟。</p>
求一波收藏和推荐,么么哒</p>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