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仍然不满,抱怨道:“你是不是嫌我这个老人家身体太好了?”</p>
平安再次致歉,又重新调整了一下自己打扇的力度,询问了一声:“这力度如何?太后是否满意?”</p>
太后想了半晌,勉强说道:“暂且就如此吧。”</p>
平安不言语,默默做着手里的事。</p>
太后本来就是来找平安麻烦的,怎么可能就此作罢,开口:“哀家有些口渴,你给我倒杯茶吧。”</p>
平安对于刚才打扇的事还有些忌惮,所以特意询问了一下:“请问太后想喝凉一些的还是热一些的?”</p>
太后并没有直接回答平安的问题,反道:“你将来是要伺候皇上之人,这种小事还要询问吗?”</p>
平安勉强笑着:“遵命,臣妾这就去。”心中想着,不管怎样太后终究会找自己麻烦的。若是凉了些,便会讲想喝热一些的。若是热一些,也会讲想喝凉的,难以两全。最后心中生了一计,为太后端上了三杯水温不同的茶。</p>
平安将水置于太后面上,道:“臣妾端了三杯水温不尽相同的茶,从左往右依次凉些,太后您随意挑选。”</p>
不知怎的,平安这番话一下子惹恼太后,衣袖一拂,茶全部倒在了地上。一瞬间,整个殿内只听到乒乒乓乓杯子碎一地的声响。</p>
太后有意刁难平安,整个颠内气氛本来就很紧张,这杯子一碎,大家更是惶恐,惊愕地看了过去。</p>
平安“扑通”一声跪在太后跟前,低头问道:“奴才不知做了什么事惹太后不高兴了,还望太后降罪。”</p>
太后冷哼:“你还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你自作聪明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你究竟做错了什么呢?”</p>
平安心中虽然着急,还是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镇定一些:“请恕臣妾愚钝,确实不知做错了什么。”</p>
太后看了眼旁边碎掉的茶杯,问道:“我叫你给我斟一杯茶,为何现在放了三杯在我面前?”</p>
平安答:“臣妾实在不知太后想喝哪种温度,不敢擅做主张,这才斟了三杯,给太后选择。”</p>
“把头抬起来!”太后严声命令道,待平安将头抬起,太后不悦地看着平安的眼睛,说道,“我让你斟一杯茶,你斟来三杯,这还不叫擅做主张?哀家给你一分钟,你好好想想怎么跟我解释。”</p>
“臣妾知错了。”平安知道此时多说无益,也不管太后是不是强加罪名,只管道歉。</p>
太后的表情还是很严厉,就这样看着平安,原本的慈祥之态一点也见不到了:“我问你,你给我斟三杯水,是不是在暗示我没有跟你讲明情况?”</p>
“臣妾不敢。”</p>
“我见你也没什么不敢的。是不是以为自己在皇上那里印象不错,就可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明明不过一件小事,太后却给平安扣上了这么大罪名的一个帽子。</p>
果然是欲加之罪患无词,平安现在心中已是一团乱麻,匆忙为自己辩解:“臣妾从来没有这种想法,更不敢不把太后放在眼里。只是臣妾确实愚钝,才犯了这么些错,并不是有意的。”</p>
太后“噢”了一声,道:“你说你是愚钝所以才犯错的?”</p>
平安点头:“的确奴才愚钝。”</p>
平安毕竟太年轻,随后听见太后开口:“这么说来倒是哀家不懂体谅你了。”</p>
直到这一刻,平安真正意识到,太后今日来到目的就是来刁难自己的。不管自己说什么都是借口,没有丝毫用处。反而说的越多错得越多。想到这里,平安心中忽然又平静了一些,只道:“望太后降罪!”希望就此平息一切。</p>
太后目光深邃,又看了平安一眼:“你不再跟我解释解释了吗?”</p>
平安跪在地上摇头:“臣妾没有什么可解释的,都是臣妾的错,只望太后降罪,也能消消太后心中怒火。太后切勿因为臣妾生气伤身,否则臣妾就真的罪该万死了。”</p>
太后忽而笑了起来:“你倒是体谅哀家。”</p>
“望太后降罪。”平安又一遍说道。</p>
“既然你这么想我降罪于你,那我也成全你罢了。我给你三天时间,回去给我抄十卷佛经,三天过后,亲自送来给我!”</p>
平安终于松了口气,磕头:“谢太后!”</p>
因为刚刚这一茬,整个屋子的氛围紧张到不行,人人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