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这才又继续道:“禀太后,佛经已经抄写完毕,请太后过目。臣妾自知从入宫开始就总做错事惹太后不高兴,臣妾今日特意一路三跪九叩向太后请罪,请太后看在臣妾一片诚心的份上,宽宏大量,不要与臣妾一般见识。”</p>
也不知是平安认错态度好还是怎样,太后似乎很满意,眼中透着一丝笑意:“行了,日后不要再犯便好,在这宫中,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又不该说。”</p>
“臣妾遵命。”平安答。太后的言下之意其实再清楚不过,无非是叫平安搞清楚她和皇上的关系,日后在宫中不要乱说话罢了。平安也是聪明人,若不是当初为了引起皇上注意,也不会兵行险招。</p>
太后拿着平安的玉坠封箱倒是琢磨了一会儿,开口:“这箱子似乎有些意思。”</p>
平安叩首:“禀太后,这箱子是臣妾家中的玉坠封箱,虽然比不上市面上的珍宝,但在臣妾家中却算得上珍贵。臣妾知道太后宅心仁厚,素爱佛经,想着这箱子装佛经正好合适,便擅自做主用来装佛经了。”</p>
“你又擅自做主了?”太后似是在问,却未等平安回答,语气又很快转换,变得轻松,“不过这箱子确是不错,哀家尚且留着吧!”</p>
“谢太后。”平安听到第一句话时还有些担心,现在终于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来。</p>
刚刚说完,只听外面传来声音:“皇上驾到!”</p>
皇上走入屋内,平安赶紧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平身。”皇上看了一眼平安,眼中却似没有看到一样,又回头看着太后:“儿臣给母后请安了。”</p>
太后和皇上虽然实际不和,但面上功夫却做得十分到位,眼下看起来,还真是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p>
平安恭敬站在一旁,也不多言,很是乖顺,一下子变成了个隐身人一般。待寒暄得差不多了,太后指着平安问道:“皇上,这是新女平安,你可还记得?”</p>
皇上的眼神依旧淡漠,打量了平安一眼,淡淡地说:“似是有些印象。”</p>
太后嘴角微微上扬:“我听说你还没临幸过她,也不知皇上今日有空没有?”</p>
皇上朝太后行了个礼,也没有明显拒绝:“还是过几日再说吧!”</p>
太后的眼神让人琢磨不透,盯着皇上看了好久,只道:“皇上不要把她忘了才好。”</p>
其实连平安心中也很疑惑,按理说不该啊,太后怎么会替她争取皇上呢?平安越想越奇怪,只是面上不起微澜,一切放在心里。</p>
等皇上退下后,太后也朝平安挥了挥手:“你这几日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p>
平安道谢,又行了一个礼,这才离开。</p>
回到“宁阁”,平安躺在床上,将衣服褪去,青儿在一旁给她擦药。看着那已经模糊了的血肉,连青儿都看得直心颤:“小主,你看看你,这该多痛啊!你又何必呢?”</p>
平安轻抿着嘴唇,眼中尽是隐忍:“至少先不要让太后那么讨厌我,以后也能少受点苦。”</p>
那药擦在肉上,因为伤口的原因,平安觉得刺疼,忍不住皱起眉,“嗞”了一声。</p>
“小主你忍着点。”边说,青儿边朝着伤口吹气,期望这样能替平安减少些痛楚。</p>
平安看着青儿这么认真为自己擦伤口的样子,心中觉得暖暖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p>
终于擦完伤口,青儿也看着平安笑:“小主,终于擦完了。还好你这苦没白受,太后看起来挺喜欢你的,不然我也得心疼小主。”</p>
平安听到这话,眼中似乎蒙上了一层薄雾,淡淡问了一句:“你是这样认为吗?”</p>
青儿也是个年轻小女孩,还有太多不懂的了,脸上只是一抹灿烂的笑容,回答道:“当然了,不然太后她老人家也不会让皇上临幸你了。”</p>
平安摇头:“青儿,你还是太年轻了,以后在宫中,说话切记小心。”</p>
青儿皱起眉:“小主,我说错什么话了吗?”</p>
平安只是安静笑着:“你记着我说的话就好了。”</p>
青儿从入宫开始便在洗净处做事,一直以来都是受人欺负,对宫中很多事情看得也不通透,有时说话便少了些分寸。</p>
至于太后这么做的原因,平安刚刚终于猜了个大概,也是一好计谋,一箭双雕,不愧是这个国家最具权威的女人。平安想着,眼睛又不自觉眯了起来。</p>
只觉现在皇上应该又要猜测自己是太后的人了,日后必会小心防范。平安“啧”了下嘴,又开始琢磨该怎么办才好了,不禁深深叹了口气。</p>
因为给太后请罪之事,平安膝盖受伤,稍微卷卷腿,膝盖就会传来剧烈疼痛,因而好几日都只能乖乖躺在床上静养,下个床都需要青儿搀扶着才行。</p>
实在无聊,平安只能看几本书打发时间,心里说不出来的苦。</p>
怕是闷得太久了,腿上刚好,平安就嚷嚷着要出宫玩耍。</p>
一听到平安出宫,青儿着实吓坏了:“小主,你不是在跟奴婢说笑吧?”</p>
平安一脸认真地看着青儿:“我觉得我像在说笑吗?”</p>
青儿不禁瞪大了双眼:“可是小主,这宫门咱们根本出不去啊!”</p>
平安凝神想了片刻,嘴角忽然泛起笑意,神秘兮兮地说:“咱们出去不得,总有人能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