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姨觉得有趣,不禁问道:“你说的第三个原因是什么?”</p>
平安开口:“恐怕先皇当时便下定决心,想要培养皇上了。一来是一种补偿,二来跟在太后身边,更有保障。”</p>
“你倒是个聪明的丫头。”倩姨在一旁,也忍不住夸赞平安。</p>
两人又聊了几句,直到倩姨有些犯困,平安也退在一旁休息。</p>
后来的好几天,几人都是这种状态。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平安看得出来,倩姨的脸色一天比一天更好,每日困床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p>
可忧心着倩姨以后的日子,平安不禁开口:“德妃娘娘,等你这次好了,就不要住在这里了可好?”</p>
德妃摇头:“除了这里,我实在没有留念的地方了。”</p>
“可是……”平安有些焦急,这次是运气好,还能及时赶来,若再有下次,也不知怎么好,“德妃娘娘,若你喜欢这里,可以每天白日里过来,晚上再回去,难道不好吗?”</p>
“丫头。”这是德妃第一次这么亲昵地称呼平安,“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若是忽然换了地方,怕也不会习惯。我说过,人终有一死,何必在乎太多。你记得不时过来看看我这个老婆子就好。”</p>
人终有一死,话说的是没有错,但真的做到不在乎却很难。可平安也知道自己拗不过倩姨,也没有再多言。</p>
一直到倩姨生病后的第七天,人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日常生活走动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仍旧不能做体力活罢了。</p>
平安每天白日里都在倩姨这里,两个人也无事可做,当倩姨听说平安喜爱练字后不禁表示自己可以教平安。</p>
“德妃娘娘也喜欢练字?”平安当时挺惊讶的。</p>
倩姨嫣然一笑,不多言,只进屋把从前练的字拿了好些出来,放在平安面前。</p>
“我自幼便被强迫练习书法,一开始挺不情愿的,后来却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即使在生病之前,我也坚持每周四篇,想来指导你也不是什么问题。”平安一边欣赏着倩姨的作品,倩姨在一旁开口道。</p>
“德妃娘娘的作品苍劲有力,却又带着女子的娟秀之气。一笔一画皆能看出多能的功夫涵养,愿意指导我,我高兴还来不及。”这是平安的肺腑之言。</p>
“你先写几个字试试。”倩姨在一旁开口道。</p>
平安点点头,提笔便写下“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p>
倩姨在一旁认真看了会儿,脸上露出笑意:“你这字乍看之下其实不错,不过仔细一看便能发现还是太过稚嫩,缺少沉淀。”</p>
听了倩姨的评价,平安也笑了出来:“德妃娘娘说得极是。我以前的师父也尝尝说我沉不住气,一副字也只能哄得门外汉罢了。”</p>
“你师父倒是过于贬低你了。”倩姨开口,“你的字虽然还需沉淀,但就你的阅历而言,已经称得上不错。”</p>
倩姨的话勉强也算得上夸赞,平安不禁笑笑:“谢德妃娘娘夸赞。”</p>
“行了,还是练字罢。”倩姨开口。</p>
连着半个时辰,都是平安在一旁些,倩姨在一旁指导。练书法都讲求坐姿,平安虽然也苦练了多年,但在倩姨挑剔的眼光看来,仍旧远远不够。倩姨便拿着一根tizo子,平安稍微坐得不好,便会在平安背上敲一下,平安便立刻调整坐姿。</p>
两人正练得认真,忽然听见外面敲门的声音。</p>
平安以为是青儿来了,可看了眼天色,似乎还未到时间,正奇怪着,打开门发现来人竟然是蒋晗。</p>
“皇上!”平安不禁叫了出来,又察觉到自己唐突,赶紧行了个礼,“臣妾参见皇上。”</p>
蒋晗点头:“不必多礼。”便向屋内走去。</p>
看见蒋晗,倩姨也行礼:“见过皇上。”</p>
蒋晗赶紧上前扶起倩姨:“姨娘生病,就不要在乎这些礼节了。这么久才来看望姨娘,还望姨娘见谅。”</p>
倩姨轻扬起嘴角,笑着答:“皇上日理万机,特意抽空来看我已经感激不尽了。”</p>
蒋晗扶着倩姨坐在凳子上,又看了眼平安:“你也过来坐着。”</p>
“不知姨娘现在身体怎么样了?”蒋晗在一旁关切地问道。</p>
“多亏了平安,身体已无大碍。除了不能劳累,其他的事情自己都可以做。”倩姨回答。</p>
蒋晗看着平安,声音颇为温柔:“这段时间以来,辛苦你了。”</p>
“能够替皇上分忧,照顾德妃娘娘,是臣妾的荣幸,算不得辛苦。”平安说。</p>
倩姨在一旁笑着道:“平安这孩子,倒是颇得我喜欢,是个善良的孩子。”</p>
倩姨当着蒋晗的面这么夸自己,平安其实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什么也没说。</p>
凡是蒋晗开口:“平才人确实不错。”</p>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皇上了,不知皇上可好?”平安的事点到为止,倩姨把话题引向蒋晗。</p>
蒋晗眼中分明闪过一丝诧异,只是又是一副自然的模样:“一切都好,有劳姨娘操心。”</p>
“太后娘娘好吗?”倩姨又问了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