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圣在那方宝筒上轻点七下,意为北斗七曜文君,而这着力与方位则是根据修士个人的习惯而定,至于其中的三星八卦九宫排阵便只有儒修自己知道,而若圣的排阵便是正三星与反三星相合在多一变卦而组成的。在方宝筒上设密乃是儒家的规矩,不仅是为了缅怀先圣,更是为了防止他人夺宝。
只见若圣从那方宝筒中取出一只墨色的竹笔与一卷七寸大小的深绿玉简,若圣左手持卷右手执笔,一尊巴掌大小的砚台在若圣的四周环绕,阵阵灵气于砚台之中翻涌,而若圣的周身也有青烟环绕,远远一望好一位儒生才子。
“已经修至青气绕体的境界了,倒是个不错的对手。”小鱼赞许的说道,儒修是最讲求天赋智灵的,而这青气绕体便是儒修第一境界,也只有练得青气绕体的修士才能被称为儒修,在这烈英城中便能修至青气绕体可见此人的天赋智灵必是远高他人。但是若是比试天赋,小鱼从不畏于别人,小鱼这次却并未执剑攻击,反倒是将那落水剑束在腰间,盘膝坐下将身后一直背负的桐木凤凰琴横在膝上,一股淡淡的青气开始出现在小鱼的周身。
若圣见此更是吃了一惊,眼前的这个女子居然也是一位儒修,但是为何自己居然没有半点察觉,心中不由得更是小心了几分,也打算试试薛小鱼的儒修手段究竟有几分本事。于是若圣将那玉简书册徐徐展开,那竹笔在那飞砚中一点,就见原本纯白的笔尖被黝黑的墨汁覆盖,若圣抬手便在那玉简中写道:“悠悠苍山,硕硕其体,山民敬之,邦国奠之;悠悠苍山,硕硕其体,风雨加之,草木盛之……”
若圣口中缓缓的念着,手中的笔墨透过那玉简映射到练武台的虚空之上,顿时练武台上似乎被巨山笼罩,一股沉重的压迫感迎面而来,随着若圣声音愈发的响亮,书写愈发的流畅,这样的感觉便愈发的深刻。小鱼身处练武台上更是早已被这样压迫感锁定,但小鱼却毫不慌张,反而莞尔一笑心中暗道:“是《祭山文》,这是想要让我不战而屈吗?可惜意不透体,文不透卷,还差些火候,便让我用开山琴谱来破他。”
于是小鱼不急不躁的将双手抚在琴弦之上,随着一声“争”的琴声响起,若圣的书写顿时出现迟钝,那琴声历历入耳,节奏短而急,似乎有无数的山民在喊着吆喝挥舞着锄头挖山开路,原本凝重的压迫感顿时一扫而空,而虚空中的那些音符似乎也变成的一个一个山民奋力的挖掘着眼前的大山。若圣自己仿佛已经化成了山民眼中的大山,那短促的琴声不断袭扰着若圣的落笔。
若圣见此已知道自己落于下风,于是赶忙将那竹笔再浸入飞砚之中,笔卷腕起,凝神聚魄,一边低声喝唱,一边急速写道:“御于天道,攻于地道,合于人道,行于己道……”那练武台上顿时仿佛有无数兵戈巨盾肆虐,短短数百的文字仿佛道尽了天下攻防之道,那短促的琴声很快便落入了下风。
“原来是《攻御论》,当年亚圣曾以这一篇文章斥得百万鬼族兵退千里,压的四方夷人百年不敢出露山林,看来你儒学的传承也并非来自道野之路,那便让我验验你的本心如何。”小鱼先是坏笑了一下,而后琴风一变,原本短而急促的琴声突然变得悠长深晦,一个个俏影若隐若现,时而起手,时而屈膝,点踩之间皆是曼妙,那衣摆裙围迎着风打着拍子让人遐想无限。
“德于圣者,礼随圣人……”若圣原本急速书写的右手开始颤抖,好似每一笔都有万斤重担,而出语也如鲠在喉,那无数个曼妙的身影还在若圣的眼前心中浮现,若圣心中大感不妙,强行压制住自己泛起的邪念,努力用圣人行文来沉浸自己的思想。
随着小鱼的琴声越发的急促,那个俏影也愈发的清晰,若圣居然渐渐松开的紧握竹笔的右手,就在若圣要抬手的时候,小鱼却突然琴声一转,那俏影径直变成了一只恶臭滔天的巨兽。而此时的若圣一口咬向自己的舌尖,鲜血顿时顺着嘴角流下,左手将那竹笔一握反向撞在了自己的胸口之上,顿时让若圣神魂一明,若圣紧接着一个闪身便跳出了那琴声的范围。
冷汗顺着若圣的额头滑落,若圣凝重的看着薛小鱼说道:“可是邪曲《引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