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静静地坐在一旁,什么也没说,目光中残留的背影还有些余温。</p>
“陛下,这些日子外面的雪越发大了,这誉王和誉王妃都不再府中,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无人照料,这可怎么是好?”</p>
燕洄走后,世子郡主一直被养在晋南伯府,太后想看一眼自己的孙子,那是难上加难。</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晋南伯,有了前车之鉴,是万般不敢将两个孩子轻易送往宫中的。</p>
皇后上嘴唇和下嘴唇就这么轻轻一碰,将原本归她操持的后宫之事,轻而易举的抛给了皇帝。</p>
此时的皇帝还以为皇后管理后宫,太过操累,才先自己求助的。</p>
“晋南伯身为世子的外祖,既然要样,就让他们带着就是,皇后何必忧虑过甚。”</p>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皇后想要的,瞬间她就掉下了脸。</p>
“陛下是一会唱红脸,一会儿唱白脸了,可这让臣妾怎么做人?那孩子姓荣,不姓苏!太后天天跟臣妾念叨着抱孙子,现成的孙子抱不到手里面,养在别人家算什么!”</p>
皇后说着说着,情绪有些崩溃,竟然坐在龙椅上嚎啕大哭了起来。</p>
“子宁……这……你别哭!朕去给母后说说,不要让她唠叨你就是。”</p>
皇帝虽然爱惨了皇后,但他仍旧没有失去一个身为君王应有的理智。</p>
荣珹不在京城中,就少了一个足以和赵王抗衡的力量。</p>
此时大魏的朝政,呈现出一个倾斜的天平姿态,若是一味地放纵赵王不管,后果将不堪设想。</p>
因为燕洄的关系,晋南伯虽然已经不参与朝堂之争许久,但是苏家的势力和魏家一样,在大魏永远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p>
哪怕只能拉倒一点点的支持,也不会在后期一败涂地。</p>
誉王的子女留在晋南伯府,就是最好的证明。</p>
可以既不会得罪老臣,还可以证明苏家的真心。</p>
就因为这一点,皇帝万万不会松口,同意将誉王世子送进宫来的。</p>
但显然皇后并没有意识到皇帝的坚决,仍旧低头不断地小声啜泣着。</p>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陛下曾经求娶臣妾的时候,都发了毒誓,说什么今后一定会听臣妾的话,让臣妾放一百个心。这才成婚几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p>
这连串的炮轰将皇帝说的是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有违背了当初的誓言,但是绝不能因为感情而让出了自己的原则。</p>
“朕对你许下的承诺,一个都没有忘记。别的朕都可以答应你,唯独在誉王世子这件事上,心意已决。”</p>
皇帝态度坚定强硬,皇后也知道自己动摇不了一个已经认定目标的人,所以放弃了这个提议。</p>
“陛下这次可要说话算话,不要伤了臣妾的心。”</p>
“朕都答应你,皇后但说无妨。”皇帝一挥衣袖,将自己的玉玺拿了出来,再将笔墨递给皇后,任由她提出要求。</p>
“那陛下闭上眼睛。”</p>
跟着皇后的吩咐,皇帝又闭上了双眼。</p>
沾满浓墨的毛笔,在帛布上肆意游走着,然后将皇帝握着玉玺的手摁了下去。</p>
“臣妾写完了,陛下可以睁开眼睛看看了。”</p>
皇后放下手中的笔,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