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不敢再往下想,那些不是他能想的。</p>
为今之计,便是尽力阻止三皇子前往范县。否则,若是三皇子在林州境内出了事,他胡耀文就算没死于瘟疫,恐怕也会消失于人世。</p>
胡知府再次高呼,“微臣恳请三皇子三思!”</p>
其他人震惊之后,也跪了下去,再次齐呼,“恳请三皇子三思!”</p>
转眼间,胡知府已经做出了抉断,他面容坚定,恭声禀道,“微臣愿带队前往范县,望三皇子恩准!”</p>
楚云逸摇头轻笑。瘟疫出现六日了,这些官员无一人亲临现场了解疫情,他一说去,胡知府便自请前往。他岂会不明白胡知府的心思。</p>
这笑意,如同寒冬腊月里,红梅怒放,盈然枝头,醉人心眼。</p>
众人微怔,忙低下了头。</p>
楚云逸敛起笑意,沉声道,“本王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p>
胡知府抬了抬眉,三皇子威仪比往日更甚。他恭声应道,“是,微臣遵命。”</p>
此事就此说定,楚云逸又问了些情况,众人商量一番后,他便命胡知府下去准备明日前往范县的车马物资。</p>
他回到博雅院,已是亥时。躺在柔软的大床上,从怀里取出转运珠绕在手腕,不多时便沉沉睡去。</p>
次日天未亮,楚云逸便亲率队伍前往范县。</p>
范县与首府相邻,平常只需一日便能从首府抵达范县县城。受水灾影响,本就崎岖艰难的道路更加难行。越是靠近范县,地势越低,道路积水越多,山路越是泥泞湿滑。</p>
这天,楚云逸一行是在范县境内的一处山间洞穴过的夜。他一直与大家同食同住,并无任何特殊化。胡知府和何太医是文官,从未如此艰辛的跋涉过,骑了一日的马,身上酸痛难忍。碍于楚云逸在场,他二人也只得若无其事的生生忍住。</p>
第二日一早,队伍继续前行。</p>
楚云逸听楚云哲描绘过洪灾现场,来此之前他也曾设想过它有多悲惨。到了范县村落密集处,他还是被眼前的惨象所震撼,真正明白何为百闻不如一见。</p>
范县的山区特征显着,村庄多是依山或者傍河而建。这样的布局,在洪灾面前,更加不堪一击。</p>
一路走来,断壁残垣,残破树桩,人畜浮尸,入目皆是破败废弃。</p>
一行人沉闷的走着,进入县城时,已是临近黄昏。</p>
楚云逸站在城楼上,眺望这座被两场洪水洗礼过后的县城,顿觉心中悲苦异常,双眼酸涩疼痛。</p>
这座城池经历了怎样的摧残肆掠,这里的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悲恸绝望,仅凭眼前满目苍夷,便能勾勒出当时的惨状。</p>
范县俨然成了一座水城。县城地处低洼,洪水倒灌,浅则没过脚踝,深则淹过半墙。</p>
浑黄的水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物件,带着绿叶的粗壮树木、浮肿的人畜尸体、蔬菜叶片、衣物鞋帽、桌椅板凳……</p>
六月底的天气已经炎热,他站在城楼上,便能闻到刺鼻的腐朽气味。</p>
一阵风拂过,这些东西随着水波无序荡漾,腐朽之味越发明显,令人心生山河破败的悲怆。</p>
它更像是一座死城。偌大一座城池,除了漂浮着的尸体,不见一人身影。只隐约听到低低浅浅的哀嚎声,声声凄厉而绝望。</p>
楚云逸握了握拳头,沉声吩咐,“下楼!”</p>
胡知府、范县县令刘源、范县县丞方伦等人跟在他身后,闻言低声应“是”。</p>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