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福公公了!”于丹青微笑着对福万全点了点头。</p>
福万全抬眼打量了她几眼,忙又垂下了眼帘,眼底划过一丝讶异。她穿着隆重的县主制服,虽是容貌大不如前,这般微微笑着,竟是比后宫妃嫔还要端方威仪。他想到先前她打赏给他的那只荷包,看着小巧,里头却装了货真价实的银票,面额还不小,这般出手,实在大方。</p>
他抬了抬眉,对于丹青殷勤的笑着,“安永县主请!”然后小声说道,“三皇子昨日求旨赐婚,皇上没同意。皇上已经知道了您和三皇子回京之事。皇上是个重情重义之人。”</p>
于丹青眼里闪过一点光亮,她小声道,“多谢福公公提点。”</p>
福万全脸上笑容未变,又道,“女子无才便是德。”</p>
于丹青停下脚步,蹙眉看向福万全,福万全点点头,“范县之事,您的才智实在让奴才折服。”</p>
于丹青眉目一松,低声笑道,“福公公过奖,丹青不过是头脑简单罢了。”</p>
福万全点点头,稍稍扬高声音,“县主当心台阶!”</p>
于丹青看了看眼前,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随着福万全到了殿门前的汉白玉台阶了。她笑道,“多谢公公提醒。”</p>
福公公笑笑,不再言语。</p>
“皇上,安永县主到了。”进到殿堂后,福万全躬身到永显帝御案旁轻声提醒。</p>
永显帝放下案卷,看向门口。</p>
于丹青忙跪地行礼。</p>
永显帝道,“平身。”待她起身后,他仔细打量了她一会,问道,“为何求见?”</p>
于丹青又跪了下去,朗声道,“臣女是来向皇上谢恩的!安永多谢皇上赐封,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永显帝抬手,指了指旁边椅子,“坐吧。”他看了一眼福万全,福万全颔首,打发了殿内其他太监,自己也走到殿外,亲自合上了殿门。</p>
于丹青眼神微闪,忙谢恩,落座。她低垂眉目的端坐在椅子上,等着永显帝开口。</p>
永显帝单手把玩着一只泛着幽光的青绿色小玉球,片刻后,淡淡说道,“安永,朕有一事不明,还望安永替朕解惑。”</p>
于丹青忙起身,躬身道,“臣女惶恐!皇上请问,臣女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永显帝点头,“当日你去送君亭为老三送行,以及,之后的漫天流言,这一切,是否都是为你去林州城做铺垫?”</p>
于丹青仔细想了一会,突然感觉一阵冷意袭上全身。她捏了捏袖中的手心,全是冷汗,衣服冰冷的贴在身上,她知道她的额角已经冒出了水珠,可她不敢,也无力去擦掉脸上的冷汗。</p>
她没想到,此事在永显帝看来,竟是这么一回事。</p>
帝王多疑,竟是多疑至此。</p>
她紧了紧下颌,用力憋红脸,垂目作出一副羞赧的姿态,道,“回皇上的话,臣女当日去送君亭为三皇子送行,是因为三皇子当夜去于府与臣女辞别,他给了臣女七万两银票,说昌盛朝四公主暂居臣女院子,需要花销的地方很多,万万不能怠慢了别国贵客。”她咬了咬下唇,难以启齿,“臣女…臣女那时才知道三皇子对臣女有了爱护之心。臣女,从未被男子表白过,更没有哪个男子如此关心臣女,何况是三皇子这般,这般俊秀的男子。”</p>
于丹青抬眼看了一眼永显帝,见他仍是神情寡淡的看着她。</p>
她脸色更红了,低头绞着衣袖,直将左边衣袖绞得紧紧勒住手腕了,才继续道,“以往只是臣女对二皇子一厢情愿,不知道被男子珍视是什么心情…臣女一夜未眠,思来想去,觉得三皇子长得这么好看,武功又高,文采又好,又洁身自好,还对臣女如此大方,实在是臣女的良人。听说他要去洪灾区,臣女担心他,便为他编了一副转运珠。天一亮臣女便去送君亭等着,想将转运珠送给他,希望他和灾区百姓能够平安好运。”</p>
永显帝“嗯”了一声。</p>
于丹青又道,“那漫天流言,是由两部分构成。之前的污言秽语,是别人对臣女的污蔑。之后的恭维称赞,是臣女花钱请戏班子唱的。臣女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不得已才想了此法。当时花了臣女一万三千两银子。”说罢,她低头使劲拧着衣袖,紧紧闭着嘴,鼻尖呼着粗气,大殿之中都能听到她粗重的呼吸声。</p>
永显帝扬了扬唇角,沉声问道,“为何会想到去林州城?”</p>
于丹青道,“事情是因为臣女送三皇子去林州城而起,当时大家的关注点也都在林州灾情上,臣女想着,要想尽快澄清谣传,自然是以林州城为话题,吸引大家的注意。正好,臣女也挺,挺想见三皇子的。”话落,她连耳尖都红透了,支支吾吾说道,“所以,臣女,臣女就,就去了。”</p>
永显帝问,“你可查清,何人污蔑你?”</p>
于丹青内心郁悒,永显帝显然还是以为谣传风波是她一手策划。</p>
她皱眉摇了摇头,“臣女不知。三皇子说帮臣女追查,可臣女觉得,臣女完好无损,且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茫茫人海也无从查找,总不能将所有百姓都询问一遍。于是,臣女便谢绝了三皇子的好意。”她笑了笑,羞红着脸,道,“说起来臣女还要感谢那人,若非她,臣女还,还不可能去林州呢。”</p>
永显帝点点头,锐利的眼紧紧盯着她,“胡知府启奏,你送去的药材全是范县瘟疫的对症之药。”</p>
于丹青颔首,道,“辞行那夜,三皇子对臣女说,洪灾后通常会有瘟疫。臣女当时好奇,便问了一些瘟疫之事。三皇子说,最常见的瘟疫便是鼠疫和疟疾。他让臣女别为他担心,说他认识一位大夫,专爱研究各种疑难杂症,也研究了瘟疫数年,有那位大夫在,他不会有事。后来臣女才知,那位大夫就是赵神医。后来臣女央求着他把治疗鼠疫和疟疾的办法给臣女看看。”</p>
她顿了顿,脸上浮现淡淡的幸福笑意,“早上去送行时,三皇子果真将鼠疫和疟疾的症状和方子给了臣女,还让臣女放心。后来,臣女去到林州胡府后,胡夫人告诉了臣女范县疫情的症状,臣女寻思着,那不就是鼠疫吗。臣女想着范县道路毁损严重,三皇子购药定是困难,臣女便买了药材给他送去。”她暗自庆幸,在范县时,楚云逸已经和她商量好了瘟疫方子和药材之事。他说得对,若是被人知晓瘟疫方子是她提供的,她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推到赵神医头上。</p>
永显帝沉吟片刻,又问,“你为何会提议百姓一起修建堰渠?”</p>
于丹青道,“当时是刘县令设宴,他们在席间探讨修建堰渠一事。三皇子询问臣女意见,臣女便说了。”她皱了皱鼻,道,“民间常说,众人拾材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一万个常人围死一个高手,臣女想,修建堰渠也一样,人多自然修的快。”</p>
永显帝沉默少顷,剑眉轻扬,“一万个常人围死一个高手,朕怎么没听过?”</p>
于丹青抬眼打量了他一下,道,“这句话是臣女说的。臣女时常想,江湖高手再凶,也架不住人多。”</p>
永显帝摇头,“此言差矣。真正的高手,弹指间便能让数万人了无生息。”</p>
于丹青拧眉想了想,点头作揖,“是,皇上教训的是!臣女见识浅薄,班门弄斧了,多谢皇上指点。”</p>
永显帝看她半晌,突然摇头轻笑。没句实话!偏偏他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p>
于丹青暗舒一口气,看来皇帝果然吃她装疯卖傻这套。</p>
她朝永显帝尴尬的咧嘴笑着。</p>
永显帝骤然停住笑,从她脸上转开了视线,垂目看着手上的小玉球。于丹青这笑容,刺得他眼睛倍感辛辣。</p>
于丹青心头咯噔一下,尴尬的笑容僵在脸上,下意识紧张的望着他。帝心叵测,喜怒无常,果不其然。</p>
永显帝用眼角余光瞄了眼她,莫非他那冷静沉稳的三儿子就是喜欢她这呆丑样儿了?如此,倒是可以解释,他为何二十年来不碰女人了,哪个正常女人会在他面前如此自毁形象?</p>
永显帝抿了抿唇,道,“政府出资修房,也是你的提议。为何有此提议?”</p>
于丹青狐疑的望他一眼,立马摆正了姿态,道,“臣女见三皇子愁眉紧锁,问他何事,他说灾民安置有困难。臣女心想,皇上一向爱民如子,肯定不忍心百姓没有房子住,可他们刚遭了洪水没有钱,所以,只能由官府出钱替他们修房子了。皇上一向秉持公平公正,总不能让部分百姓白住官府的房子,其余百姓却眼睁睁看着,所以,住了官府房子的百姓自然应该酌情付出代价。”</p>
永显帝盯着她半晌,然后淡淡问道,“是吗?”</p>
于丹青颔首,“是。臣女绝无半句欺瞒。”</p>
永显帝点点头,“退下吧。”</p>
于丹青躬身,“是,臣女告退。”她退躬着身子退到门边,开了门,退着走了出去。</p>
福万全就守在门旁,朝她点点头,立马进殿伺候着。</p>
殿门关上的那一刹那,于丹青挺了挺背脊,她沉稳的走下台阶。到广场后,她用力呼了一口气,回头望着勤政殿,它仍旧如同沉睡中的雄狮一般,静静的蚩伏在那里。</p>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