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整。</p>
楚云逸和于丹青在饭厅用午餐,婧霜来到门口禀报,“王爷,娘娘,唐夫人,于夫人,安远侯夫人,唐少夫人到了,正在厅堂候着。”</p>
这么快?</p>
于丹青眼皮一跳,放下碗筷,看着对面优雅进餐的楚云逸,“你慢慢吃,不急,我先去陪她们说会儿话。”</p>
知道赶时间,又饿慌了,她充分发扬以前加班加点做项目的精神,不到一盏茶便填饱了肚皮。</p>
那位则不然,无论何时,无论吃何,哪怕是去北境途中啃她烤的野兔腿,也都是这副矜贵样儿。</p>
“漱口。”</p>
楚云逸慢条斯理放下碗,端起旁边漱口盅淡声道。</p>
“嗯?”于丹青都走出两步了,闻言,回头,顿时了然,忙跑回去抱起她的盅子呼噜呼噜涮了涮口,然后抓起帕子一抹嘴巴就朝外走。</p>
走到门口时,头顶传来凉森森的男低音,“现在知道着急了?”</p>
于丹青侧身,揶揄的仰头看他,“还没阴阳怪气够呢?”</p>
从他出居室,到她下桌,他可是没跟她说过一句话,她说什么,对他干什么,他的回应不是冷淡“嗯”就是凉薄睨,这天荒破得!</p>
“阴阳怪气吗?”楚云逸很淡定。</p>
于丹青点头,贴着他胳膊可怜兮兮道,“夫君消消气嘛,要不这样,你不用暧昧,我暧昧,行吗?”</p>
楚云逸送她两片凉冰冰的眼刀,尔后目不斜视的看路。</p>
眼见厅堂就要到了,于丹青抬手戳了戳他清淡的俊脸,闷笑着咳了两声,不再逗他。</p>
厅堂。</p>
于夫人等人望着他俩走进来,见礼过后,沈嬛便跑过来拉着于丹青的手仔细打量,再看看主位上闲适坐着的楚云逸,“你们还好吧?出了这么大事,也不派人通知一声。”</p>
“可不是?若非昨日傍晚中宫来人传旨,顺道说起这事,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唐夫人叹了口气,“亲家大人不在京城,宫里发生什么事,我们一群妇孺是半点消息得不到了,你不说,我们就什么都不知道。”</p>
看着面前四人,于丹青心头一暖,又有点儿惭愧,“原本我想着,我和王爷都没事,便不告诉你们,免得惹你们担心,没想到,还是让大家担心了。”</p>
“没事就好。”于夫人含笑看了看楚云逸,“也就一开始紧张了一下,等公公绘声绘色讲完,可是为你高兴了许久。危急时刻救了圣驾不说,所谓患难见真情,能得王爷如此看重,实乃娘娘的福气。”</p>
于丹青颔首,唇角漾起幸福笑意,“母亲说的是。”</p>
沈嬛向楚云逸问了些安远侯父子的情况,楚云逸全都耐心的一一回答了。</p>
于夫人见状,朝他福了福身,“犬子和小女在北境这许久,给您添了许多麻烦,臣妇在此谢过了。”</p>
楚云逸略一挑眉,朝她抬了抬手,“母亲说这话见外了,二哥和四妹妹是本王兄妹,一家人何来添麻烦一说。”顿了顿,又道,“只不过,他们和安永一起做的米粮营生,目前情况不甚明朗,或许得等北征结束后,才能看出成效。”</p>
于夫人点点头,客气两句后,笑道,“说到这米粮营生,臣妇虽居后宅,却也明白生意总是有亏有赚,需要时间的。”</p>
他的回答,与她的猜想几乎完全一致。</p>
看他对于丹青的情意,便知他必定不会让于府兄妹吃亏,拿于府私产贴补战事供需,她虽未过多担心,亲耳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确是踏实许多。</p>
众人又闲话了一会儿,于夫人状似随意的笑道,“老爷走后,除了偶尔探望娘娘,这皇城宫门我是连进都没法进了,不曾想,今日还能得皇后娘娘召见,随一众官家夫人进宫聆听懿旨。”</p>
于丹青眼神微动,“聆听懿旨?”</p>
“是的。这不马上就年三十了,皇后打算在永寿园举办一场年宴会,赏赏花,看看烟火。吩咐我们各自准备一份糕点参加评选,前三甲有重赏。”于夫人笑着摇了摇头,“与皇后一同参加年宴,我可是头一遭,至于那城北行宫,更是只有耳闻,想都没想过还能有幸入园赴宴赏景。”</p>
皇室行宫永寿园位于城北,占地约两千亩,依山而建,景致极佳。楼台榭宇错落有致,亭阁泉池交相辉映,各色古木参差林立,珍稀名卉随处可见,一草一石皆是精心设计挑选而成,后园更有大片的原生态丛林,罕见名鸟与野兽散养其间,生机盎然。</p>
永寿园是大永朝的缩影,繁盛、多元,亦是楚氏皇室的象征,包容、尊贵。</p>
别说于夫人这曾经的新晋贵妇如今的一府遗孀觉得高不可攀,就是唐夫人这样的百年名门主母也颇为稀罕。这行宫,她统共去过两次。</p>
一次是初入唐府,王老太君陪太后去行宫避暑,顺带捎上了她。</p>
再就是是唐将军大败西延,凯旋回京,龙颜大悦,在那设宴为唐将军等人接风,她作为功臣家眷去了一次。</p>
想到这,唐夫人也多少明白了于夫人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