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屏息,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盯着苏姑姑。</p>
苏姑姑垂眸,恭声唱诵:“过往一年,除北境逆臣及北凉奸人,我大永朝诸事安顺,百姓富足……实乃得天厚庇,蒙君圣恩……然则,如今北凉未诛,北境军民仍处水深火热……值此除夕佳节,本宫谨代表……”</p>
读完,双手捧着轴端,弓身呈给于丹青,“请娘娘过目。”</p>
她的姿态恭顺,就如所读的致辞一般,再正常不过。</p>
于丹青和殿内其他人一样,微讶的视线在苏姑姑和那卷轴上来回闪动。</p>
“请王妃娘娘过目。”</p>
久不见她有反应,苏姑姑再次恭声提醒。</p>
于丹青突然低笑出声,“姑姑读了便是,本宫何需再看,难不成还信不过姑姑?”摆摆手,“好生收着,回宫后交予母后供奉起来。”</p>
苏姑姑抬头看了她一下,继续低眉敛目道,“奴婢见娘娘方才对此致辞颇有疑虑,未免您和皇后娘娘因此生了误会,奴婢斗胆,恳请娘娘亲自过目。”</p>
这是,不看还不行了?</p>
于丹青眉眼微冷,“你何时见本宫对它有疑虑了?苏姑姑是在质疑本宫的视听,还是在质疑母后的威信?”</p>
苏姑姑沉默以对。</p>
少顷之后,见她福了福身,嘴唇掀起正要开口,于丹青心念一动,抢先冲国舅夫人扬声笑道,“瞧瞧这苏姑姑,非要本宫亲自看看,八成是担心自己人卑言轻,衬不上母后的致辞。国舅夫人,这致辞便由你来照着念一遍吧。”</p>
“这?”</p>
苏姑姑和国舅夫人同时皱眉看她。</p>
国舅夫人不明所以的看看苏姑姑,起身朝于丹青福了福身,笑说,“北境王妃就莫要折煞臣妇了!皇家致辞,岂是臣妇这外人能看能念的?娘娘方才还说,您来宣读皇后娘娘的致辞都不太合适呢,臣妇自然更不合适了。”</p>
于丹青笑着摇摇手,“国舅夫人言重。致辞苏姑姑已宣读,您不过是照着跟大家念念,无碍的。”抬手一指旁边拧着眉头的苏姑姑,“苏姑姑不是怕本宫误会吗,本宫实在为难,亲自看吧,似乎真是对母后和苏姑姑不信任;不看吧,姑姑又不放心。思来想去,由您来向大家转述一遍最是合适。”</p>
国舅夫人就纳闷了,“臣妇一介外人,怎就可能比您还合适?”</p>
倒不是如先前一般害怕致辞有诈,她念念便会惹祸上身,实在是不明白于丹青为何非要她来复述?</p>
想到这,便又续道,“再说,贤妃娘娘和德妃娘娘还在这呢,诸位皇子公主也都在呢,宁王妃等娘娘也在,臣妇以为,诸位贵人都比臣妇合适。”</p>
苏姑姑合好卷轴,也朝于丹青福身,低声提醒,“请恕奴婢直言,于情于理,国舅夫人宣读皇后娘娘致辞,恐怕都不合适。”</p>
于丹青瞥她一眼,淡笑看着国舅夫人,“国舅夫人就莫要推辞了。贤妃娘娘才因此物动了怒,德妃娘娘又素来好静,本宫实在不愿拿此事烦扰二位娘娘。至于诸位皇子公主,毕竟年轻,是后辈,哪及您德高望重?宁王妃等王婶哪及您与母后亲近?”</p>
一席话说得国舅夫人心暖暖的,甚至有些飘飘然了,笑得合不拢嘴。</p>
她轻咳两声,脸泛红光,摆着手笑,“呵呵,娘娘真是,说得臣妇都不好意思了。呵呵。那,臣妇就却之不恭了?”</p>
于丹青颔首,朝她伸手示意,“国舅夫人请。”</p>
苏姑姑却紧握着卷轴,垂着头站在那儿,不往国舅夫人那送。</p>
于丹青抬眉看她,笑盈盈开口,“苏姑姑还不给国舅夫人送去?可别让国舅夫人久等了。”</p>
苏姑姑为难道,“奴婢恳请娘娘收回成命。您不愿看便不看,让国舅夫人一外人看……真不合适。”</p>
她一直垂着头,于丹青看不清她的神色,倒是不知道她此刻眼神有多慌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