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p>
临近晌午,于丹青才悠悠醒来。</p>
丁兰就在桌边守着,听到动静赶忙来到床前,见于丹青正闭着眼在床外侧摸索,暗叹了一声,声音一如既往的清凉,“娘娘醒了?”</p>
于丹青手一顿,抿着嘴静默少时,睁眼看她,淡淡问,“殿下何时走的?”</p>
“卯时末。”丁兰应声,拿起床头的一封信递给于丹青,“太子走时,给您留了这封信。”</p>
信封没封口没落款,于丹青便当着丁兰的面取出信纸看了起来——</p>
得知表姐出事,为夫已派人暗中保护大舅父子,二位一切安好,娘子勿念。唐兄新婚久别,归家正当燕尔情浓,你无事休去打搅。照顾好自己,安然待为夫。</p>
内容不多,字迹还是她熟悉的遒劲行书,于丹青却看了足有一刻钟,才微红着眼眶把信纸叠好放回了枕下,“伺候我起床吧。”</p>
丁兰应是,服侍于丹青梳洗更衣后,用了午膳,便备上厚礼随她去了唐府,沈府,最后去往于府。</p>
于丹青站在于府门前,望着门楣上干净闪亮的“于府”二字,再看看紧闭着的气派大门,突然心生悲凉。</p>
还记得出嫁当日,门前挤满了人,楚云逸,于府的人,送亲的人,迎亲队伍,围观百姓,热闹非凡,喜庆欢快,那时候她爹还是丞相,于府人还不少,于府的大门随时有两名体面的家丁守着,于府的门槛成日的迎来送往,于府是帝京城里的名门权第。</p>
而如今,门楣依旧光鲜,在这样普天同庆的大喜之日里,却是府门紧闭,别说守门家丁,就是前来拜年的亲友都无一个。于府,那个曾经出了当朝丞相、宠妃淑妃胞妹、帝京才女、帝京第一美人的鲜亮于府,已然彻底衰败。当初名噪一时的四个人已经全都不在这高墙之内了,留在里头的,除了于夫人,便是一个疯癫于张氏,瘫痪老夫人,胆小卑怯的付姨娘,世人不屑的风尘女子柳姨娘,于府……</p>
吱嘎一声,打断了于丹青的思绪。</p>
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p>
看着双手扶着门板轻巧拉动厚重大门的于夫人,于丹青轻唤了声,“母亲!”</p>
于夫人抬眼看来,愣了愣,笑容一下漾开,“青儿?何时来的,怎的到了也不叩门?”</p>
于丹青笑道,“刚到,正准备叩门呢。母亲这是要出门?”</p>
于夫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她身后的芝芮丫头便朝于丹青行了一礼,笑呵呵说,“娘娘有所不知,夫人寻思着您今日估计会来,一上午头开了这大门没有十遍也有八遍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