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喝,让公堂两侧的衙役们霎时惊醒过来,立马拖着水火棍过来驱赶百姓,好一番费事,总算堪堪将那伤痕累累的五名罪人护住,将百姓阻隔在了水火棍之外。</p>
百姓怒骂声不断,宁王皱眉看着陈大人,沉声道,“请陈大人即刻定罪!”</p>
话落,百姓忽然安静下来。</p>
陈大人总算回神,点了点头,一拍惊堂木,勃然怒道,“吾皇有令,造谣生事者用心险恶,霍乱百姓,实乃罪大恶极,绝不可恕!鉴于此五罪人皆是他国流民,亲人尽亡,株连之罪无法实施,明日午时,午门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凌厉的眸子一扫公堂内外静静围观的百姓,又道,“你们都给本官听好了!大永律法有言,造谣滋事者,谣传霍乱者,一律严惩不贷,视情节轻重,轻则处以六个月以上拘禁,并处罚金三百两以上白银,重则斩首,株连九族!”</p>
嘶!</p>
百姓这才恍然,上次长公主之事后,京兆府衙役张贴的官文上便有类似字眼!</p>
“我我……我们是证人!”</p>
“我们哪知道她们是坏人……”</p>
百姓中登时曝出阵阵辩解声。</p>
陈大人望一眼宁王,见宁王点了点头,便一拍惊堂木,又道,“皇上爱民如子,赏罚分明,此次便当大家将功抵过,饶了大家一回!还望诸位今后时刻谨记,切勿再跟风谣传!否则,害人害己悔之晚矣!”</p>
百姓闻言,一脸后怕的面面相觑一番后,赶紧朝外挤,不消片刻,公堂内外的人潮便已散尽。</p>
宁王看一眼地上五人,起身往后堂走,“带下来!”</p>
陈大人忙指挥衙役把罪人押了过去。</p>
屏风后,于丹青淡漠起身,跟了过去。</p>
宁王在一间独立的要犯牢房门前驻足,让衙役把五名罪人扔进牢房后,挥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于丹青,朝于丹青点点头,率先进了牢房,负手身后,大有旁观之态。</p>
于丹青随后进入,俯身细细看过此五女,直起身,淡声道,“皇后已故,国丈府和国舅府已衰,陈氏一脉再无重起之日,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你们对苏姑姑一介婢女如此恐惧?你们自身?还是你们的亲人爱人?”</p>
五名女子面如死灰,却怨毒的瞪着于丹青,咬紧牙关一字不吐。</p>
于丹青轻浅一笑,“很恨我?恨我什么?恨我没能死在皇后手里?恨我没能让你们完成任务?恨我断了你们的青云梯?恨我连累你们被迫毁容,像那见不得光的老鼠四处逃窜藏匿?恨我害你们即将被砍头?”顿了顿,蹲下身子与她们平视,笑问,“还是恨我害你们的家人落入苏姑姑手里,生死未卜?”</p>
话落,不待她们回话,于丹青便站了起来,摇头轻笑,“一个个的,一听说家人落在苏姑姑手里就眼神乱闪,看来,皇后的人手段不过如此!也对,一群奴婢罢了,命如蝼蚁,无依无靠,除了至亲家人,还有什么值得主子拿捏?”</p>
“你到底在说什么?!”一名罪人脸色变了又变,终是怒道,“我们是昌盛朝的人,跟你无冤无仇为何要恨你?还有那苏姑姑又是谁?我们一介布衣,哪认识什么皇后——”</p>
于丹青抬手打断了她,面上清凉如许,“第一,永寿园中,你们七人突然消失不见。第二,两次谣传,都与皇后生前攀诬的对象和事由极为吻合。第三,你们的身份文牒成色较新,不见颠沛逃难的颓旧。第四,你们方才第一次见我,眼里的恨意藏都藏不住。”</p>
看着她们惊怒不已的神情,于丹青略一挑眉,“如此,把你们那些个狡辩的废话都给我收起来,我们还没好到闲聊废话的地步。”</p>
沉默良久。</p>
其中一个女子忽然咬着被人揍得红肿破败的嘴唇瞪了瞪于丹青,然后别扭开口,“你能救他们?”</p>
其他四人闻言,也紧紧盯住了于丹青。</p>
“能。”于丹青沉稳说完,顿了顿,又道,“于明,我是太子妃,于暗,我是风影门主母。”</p>
言外之意,这样的身份,对付一个小小婢女,简直轻而易举。</p>
那女子眨了眨眼,小声嘀咕,“那你为何一直没找着我们?”</p>
于丹青失笑,静静看了她两瞬,笑说,“不放虎归山焉知虎之意?”</p>
她傻了才会承认风影门的人一直没找着!</p>
那女子一噎,又恨恨的瞪了她一眼,“只要你答应救他们,想问什么便问!”</p>
如此务实,不愧是陈皇后身边的得力侍女。</p>
于丹青满意的点点头,“苏姑姑和另外一个宫娥在哪?她们还有什么计划?你们的家人在哪里?”</p>
条件谈妥,那女子神态倒是平和下来,“春柳是个孤女,许是不易掌控,出宫当夜便被发现悬梁自尽了。城东乱葬岗附近有间废弃旧屋,苏姑姑一般在那。她的计划我也不知,只听她说过要为娘娘报仇。我们的家人,呵!我也不知被她藏在了哪儿。”</p>
话落,另一个女子立马尖声问,“春桃,你就不怕他们都死了?”</p>
本书由沧海文学网首发,请勿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