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口中,学习是通往成功最简单的途径,也是需要一个学生付出数十年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是全心全意的专注于此。就算如此,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有近千万人,北大录取的只有区区几千人…</p>
这简直比中彩票还难…</p>
不过小唯一那么聪明,她肯定可以。</p>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周良辰的热点推荐全部都是关于高考的,什么“文科十个得分点”、“考前一个月实现数学逆袭”、“靠前缓解压力小妙招”等等,他精心筛选之后,一个不的转发给了江唯一,像极了一个为女儿操碎心的老父亲。</p>
正吃着午饭,电视上放着午间新闻,周良辰对这个不感兴趣,低头闷不做声地扒着饭。</p>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放到紧张的高考备战上,我们都知道学生这个时期身心压力大…高三女学生江某,因模拟考试成绩不佳,在家中割腕……”</p>
女学生江某,周良辰突然抬起头,筷子上刚夹起来的肉掉在桌子上。</p>
新闻报道上的文字触目惊心,周良辰差点要钻进电视里面去,揪住主持人的衣领问问这是不是真的。好在继续往后看,才知道根本不是江唯一那个学校的,松了一大口气。</p>
周妈摇摇头换了台,实在不忍心听下去:“中国的孩子上学压力太大了,一出生就开始互相比赛了。”</p>
周爸把周良辰掉在桌子上的肉块夹起来自己吃掉:“谁不想做个人上人,那就得吃的苦中苦。”</p>
周妈:“高考这就受不了了,以后踏入社会,买房买车的那还得了。”</p>
听到老妈不屑的语气,周良辰插了句嘴:“你又不用高考,怎么能体会到他们压力多大。”</p>
被儿子怼了,周妈有些不高兴,立马借题发挥:“但凡你好好上学,我不就能体验到备战高考的感觉了吗!”</p>
又是这样倒打一耙,周良辰早已习惯,所以选择默不作声。</p>
周妈继续教育道:“让你回去上学,你没见你有啥行动,以后你儿子出生了,啥也教不了他!”</p>
周爸跟着附和:“可不是嘛,上个幼儿园还要挤破头去双语的。我前几天在街上碰到老三,他孙女明年不是要上幼儿园了嘛,一家人愁呢…”</p>
周妈:“你说老三才比我们大多少,人家孙女都要上学了。咱们家这个大爷,还在让我们操心…”</p>
周良辰把碗放下,起身离开:“吃饱了。”</p>
周妈看看他还剩的大半碗饭,皱皱眉头,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说什么,只得把那剩下的半碗米饭倒进自己的碗里:</p>
“一点都不爱惜粮食,不知道我们挣两个钱多不容易…”</p>
他回到房间,又在手机上把刚刚那天女学生的新闻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血淋淋的案发现场,就算是打上了马赛克,也让人看得头皮发麻。他对江唯一的担心又多了一些,小丫头有些死脑筋,又自负,考不好肯定一个劲在心里骂自己没用。</p>
如果能在她身边就好了。</p>
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意料之中,江唯一直接从上次的第一名,掉到了十名开外。反而是平时成绩平平淡淡的陈成功,这次一跃而上成了第一名。</p>
跟上次江唯一考好的情况不同,老曲对陈成功考好的解释是:“平时稳扎稳打练就的基本功,慢慢有了成效。”</p>
江唯一看着不及格的数学成绩,150的满分,自己居然只考了零头,那些题居然真的只有自己不会。</p>
果不其然被叫到了办公室,老曲正在和其他老师闲聊,看到江唯一进来,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收住了不少。</p>
完蛋完蛋,老曲脸一黑,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横竖都是死,不如主动一点,死的体面一些。</p>
于是抓着卷子跑了过去:“老师这有好几题,我不是特别明白。”</p>
老曲也没有着急批评她,像往常一样耐心地为她讲解题目,知道最后才开始了说教:</p>
“不管哪一次考试,能找出不会的知识点,才说明这次考试是对你有意义的。要真的从头到尾都清楚明白了,这张卷子对你就没什么作用了。”</p>
“嗯嗯,我明白了。”</p>
“还没到正式的高考,哪一次的成绩都不能说明什么。你只要不断地找出自己的不会的,把它弄会,高考就多了一份保障。”</p>
“我这次…考得太差了。”</p>
“这就是在拼你的心态,给你一个教训,下次冷静应考!”</p>
“好,我知道了。”</p>
“行了,回去学习去吧。”</p>
刚鞠完躬准备出去,又被另一个老师叫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