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渐烈,亭午来临。
洪惜官站起身来,走出帐篷,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又走回帐篷,拿起竹筒中的箭令道:
“午时已到,斩立决。”
箭令落地,声音清脆回荡。
大汉踏步而来,登上高台,手中大刀狰狞。
“都已经午时了,怎么还不来?”
见此一幕,场外的付卿卿终于露出了紧张的神色,紧握的双手,手指捏的泛白。
袒胸露乳的刽子手,将手中的大刀喷上一口老酒,然后拿出一块抹布将酒渍擦干。
士兵已经将付仕闲身上的枷锁解开,将他的头按在了木梗上。
洪惜官扬声一喝:
“行刑”
声音刚落,只见刽子手已经举起手中大刀。刀光照人,刀尖斜指苍天,蓄力欲斩。
就在大刀将斩未斩之际,就在付仕闲人头将落未落之刻
熟悉的桥段,来临了。
“刀下留人……”
只听,声音由远而近,只见,人影匆忙而来。
来者是一位妇女,身上穿白色丧衣,手上提着一个竹篮,来到刑场外却被两名士兵拦下。
她正是付仕闲的亲生母亲,李韶华。
李韶华被拦住,想闯也闯不过去,只好朝里面大喊道:“洪大人,还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通融通融,让我喂我儿吃最后一顿饭。”
刽子手听见喊话,迟疑的看向洪惜官。洪惜官不耐烦的挥了挥衣袖,道:“快一点,我只给你一炷香的时间,别耽误了吉时。”
两名士兵放行,让李韶华进入了刑场。
李韶华径直来到高台上,看着明显憔悴了很多的付仕闲,瞬间眼泪汪汪的流了下来。
“仕闲,你受苦了”,李韶华捧着儿子的脸道。说着还边用手擦去付仕闲脸上的污渍。
“娘……”,付仕闲看着眼前这个初次相见的娘亲,不知怎地,心中竟有着浓浓的亲切之感。
“来,先别说话,娘喂你吃饭,娘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青笋炒肉”,说着,李韶华从篮子里端出几个碟子放在地上,每个碟子都盛有菜肴。
娘,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吃笋……付仕闲不忍心拆穿娘亲根本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的这个事实。
只好开口道:“娘,我不吃”。
“为什么?仕闲,这些可都是你最爱吃的菜。”
我在来的路上已经吃过了……付仕闲摇了摇头道:“我吃不下”。
“对了,娘,爹与大哥他们为什么没有来?”
李韶华悄悄打量了一眼帐篷方向,随后小声的道:“你爹和你大哥他们前日便去了清华宗,请她来救你”。
“目前的情况,也只有她能够救你了。”李韶华神色黯然的道。
闻听此言,付仕闲的脑海中浮现一个如仙女儿一般的高冷身影。
母亲口中的“她”,便是从小与自己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吟月菱。
七岁那年,吟月菱的父亲带着她逃难到了皇都外,撞见了刚好出城办事的付权宽,是付仕闲的父亲付权宽见他们可怜,所以偷偷擅用职权将他们父女二人带入了皇都。
要知道,偷渡到皇都可是杀头大罪,而擅用职权帮人偷渡更是大罪中的大罪。
付权宽顶着灭族的风险将其二人收留在家中,而不久之后,吟月菱的父亲就去世了,本就重伤在身的他,最终还是没能挺过来,尽管付权宽给他请了很多皇都有名的医师也无力回天。
吟月菱的父亲去世之前,将自己的女儿拜托给了付权宽,看着付权宽答应之后,他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那时候的吟月菱只有七岁,虽然很多东西都还不懂,却也能够记事。
从此,她便生活在付家,与付仕闲一同读书,与付仕闲一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