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宝光还没有那么笨,贾氏只是口头答应,哪儿管用,谁知道她下午会不会真的过来,他搓了两下手,“这个,太太,您看能不能给些定金呢,别到时候我把山参弄来了,您又没有来,那可就不好了。”</p>
贾氏朝那小厮打了个眼色,小厮立刻取了银票出来。</p>
“这些够不够?”</p>
一出手就是三千两,杨宝光眼睛都直了,这还只是定金,他眼睛瞪得滚圆,“太太,莫不是想要买个几万两的山参罢?”</p>
“你有的话,直管拿来,这点钱算什么。”贾氏把银票放在杨宝光手里就要走。</p>
然连个凭证都不要,简直是粗心到了家,杨宝光暗自盘算,这富商太太只怕是家里才富贵起来的,什么都要讲个脸面,这种人最是容易糊弄。</p>
临到门口,还是小厮提醒,贾氏才不情愿的叫杨宝光拿印章弄了份凭证给她。</p>
那主仆俩一出门,杨宝光就急忙叫来一个伙计看店门,自个儿直接奔回了家里去。</p>
“娘,娘,咱们走好运了!”他走进卧房,把三千两银票拿给娘吴氏看,“有个太太要买山参,这是定金。”</p>
吴氏总算露出笑脸,把银票接过来,翻了翻,“倒是几个钱庄都通用的,那你还愣着干什么呢,还不去把这桩生意做成了?定金都这么多,咱们贴了本钱,怎么也该要赚个一千多两罢?”</p>
杨宝光嘿嘿一笑,“娘倒是好心了。你不知那太太长了个木头脑袋,山参多少年份都不识得,又是急着要回扬州的,娘好好想想,真只能赚一千多两么?”</p>
吴氏不明所以,“老爷的意思是……”</p>
这其中的道理杨宝光也不同她细说了,只催促道。[]“娘快把咱们的余钱拿出来,我这就去进购些山参,你且等着。保管叫你高兴。”</p>
吴氏倒是有些担心,“你一向没什么财运,这次可要小心些。总要十足的把握才好。那太太虽说给了定金,难保也会反口呢,你山参莫要买太多。”</p>
杨宝光听了心里有气,他一直生意不顺,知道自个儿娘很不放心,可这次难得的机会他总要抓住,也好给自己争口气,当下也不吭声,只点着头,从吴氏手里拿了银票就跑了出去。</p>
等到贾氏申时左右去到铺的时候。杨宝光已经置办妥当。</p>
领了两人去到后面库房,他得意的指着一小堆山参,“太太,您看怎么样?这些山参我一早就买好了,只甚少又太太这样大手笔的人。故而都放在远一些的仓库,才叫人搬了来的。太太,你既是大批的买,我给的价钱肯定也会实惠些,多少年份的都会算得妥当,保管您满意。”</p>
贾氏绕着走了一圈。叫小厮上前去看看。</p>
杨宝光在旁边暗自好笑,一个小厮懂些什么,叫他看上几天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索性转身去给他们倒茶来。</p>
小厮乃是小大夫所假扮,从小就跟着毕大夫学医,医馆又有药材的炮制师傅,他什么不懂些,看了会儿就有数了,同贾氏做了个手势。</p>
贾氏会意,笑着走出来,“这山参好似挺好的,我这就买下了。”</p>
杨宝光心花怒放,把茶送到她手里。</p>
小厮挪到门口,往外探了探。</p>
杨宝光见贾氏喝完茶,迫不及待的道,“那我这就找人把这些山参抬到太太的马车上去?马车是在哪里呢?”</p>
“这都没有付银呢,掌柜您银都不要了啊?”贾氏笑着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掌柜你给点算点算,每样多少钱,写好了,咱们这桩买卖就算成了。【叶】【】”</p>
“当然,当然。”杨宝光叫伙计磨墨,亲手写了个单出来。</p>
贾氏一看,算起来要三万五千两银,稍微犹豫了会儿,“哎哟,没想到一下买了这些多,老爷知道得要骂我了,这,这你都算清楚了罢?”</p>
“算清楚了,太太放心,一点没有亏你。”</p>
“你总得落个款,按个章罢?”贾氏点点单,“好歹说起来也是在京城的铺买的,老爷总要看一眼,他虽说也是个一窍不通的,但也好叫我有个凭证。你是不知道,我家那老爷要是罗嗦起来,也是让人受不了呢,等到我回去扬州,就说不清楚了。”</p>
杨宝光只等着银到手,又听那老爷是个不懂行的,当即就取了印章按下去。</p>
贾氏看了又看,慢吞吞得叫了小厮来,“银票呢?这就给掌柜的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