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氏那里坐了坐,四处看看,又喝了壶洞庭湖出来的君山银针,苏豫只同唐士泉讲话,到了天黑才回侯府。[]</p>
二人即刻又去老夫人那里请安。</p>
正巧就碰到杨氏出来,她满脸笑开了花,喜得合不拢嘴的样。</p>
“哟,回来了呀?老夫人刚才还说你们怎么还没到家,又说怀宁伯府好,枚儿你那个妹妹可是有福气呢。”</p>
一来就是大好话,可见杨氏是碰到喜事了,唐枚笑道,“三婶怎么那么高兴?”</p>
杨氏掩了掩嘴,眼睛一转,“你们进去就知道了。”</p>
神神秘秘的,唐枚皱了皱眉。</p>
二人见过老夫人,老夫人问了问唐府的情况,跟着也说了几句喜庆的话,就指着面前的锦缎道,“你们回来晚了,这就只剩下几匹了,快挑两匹,正好天冷做了袄穿。”</p>
唐枚才发现堆了几匹色彩富丽的缎。</p>
“这么好看,是什么缎呢?”她伸手摸了摸,很有质量,烛光下闪着微微的光,每一根丝线好似都是精心绣上去的,底色多数都是艳丽的红。</p>
“是蜀锦,老王妃刚才叫人送来的。”</p>
老夫人的生辰早过了,怎么突然老王妃叫人送这么好的锦缎来?莫非……她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是有定下来的意思?联想到刚才杨氏那么欣喜,可见有极大可能会是苏若瑾,她又松了口气,欢喜的挑了两匹。一匹是龙爪菊花样的,还有一匹是如意牡丹的。</p>
“谢谢祖母,儿媳恭敬不如从命了。”</p>
老夫人点点头,“挑得不错。你这年纪最合适穿的。”</p>
苏豫在旁边忽地道。“老王妃是来挑媳妇了不成?是哪个?”</p>
口气很冲,脸色也很不好。</p>
唐枚就有些着急,只是送锦缎,肯定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他这会儿冲撞老夫人干什么呢?</p>
老夫人果然也不悦了。</p>
眼看气氛变成这样,唐枚灵机一动,见那只花鹩哥就在旁边,忙偷偷拿了瓜仁靠过去,幸好雪梨也是个有眼力劲儿的。[]赶紧就接了喂鹩哥。</p>
那鹩哥吃到喜欢的瓜,立刻扇动翅膀叫起来,“老夫人福寿安康……”</p>
江妈妈也见机道。“哎哟,看它又叫开了。”</p>
一下打断了苏豫的问话,唐枚忙道,“这缎真好,我都迫不及待要穿在身上了呢,这就拿去裁了。”</p>
老夫人也不想同苏豫起冲突,便道,“去吧,去吧,我也正好乏了。”</p>
苏豫有些恼火。可唐枚频频示意,只得跟着退了下去。</p>
走到一处僻静的小路,唐枚上前几步追上苏豫,小声道,“我知侯爷担心若琳的事。要不这样罢。我明儿去问问祖母,可好?”再拖下去。苏豫肯定会亲自去同老夫人说的,他这口气脾气,不知道会不会又起什么矛盾。</p>
她刚才一番阻止他岂会不明白,可就是觉得不大舒服,甩了甩袖说“随便你”,就大踏步的走了。</p>
刘妈妈啊的一声,上来问,“侯爷生气了?”</p>
要问的话没有问成,他一向任性惯的岂会不生气,唐枚笑了笑,“明儿就好了。”</p>
第二日,唐枚去请安的时候果然就同老夫人说起这事。</p>
“侯爷最近老是说要把若琳的婚事定下来,说他要出征了,我就问有些什么合适的人,总要给若琳说个好的罢?结果侯爷说一个是刑部的,一个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唐枚笑道,“祖母,你看看,都是出自寒门的,也不知侯爷是怎么想……”</p>
是把孙的想法来提早告诉她?老夫人听了,沉吟一声,侧头看着她道,“你觉得如何呢?”</p>
居然没有动怒,可见那定下来的人必定不是苏若琳,唐枚就更放心了,略带几分担忧的语气道,“侯爷说人是好的,不过我可没见过,哪里知道是什么样,再说,就算见了也未必看得出来,非得要祖母有慧眼的才好分辨呢。”</p>
倒是一副要听她的意思,老夫人颇为满意,可一想到苏豫的独断独行,又重重叹了口气。[]</p>
既然苏若琳没有福气嫁去武王府,由不得是要苏豫来做主张了,他都要去出征的人,难道还要同他大吵一架不成?她淡淡道,“寒门也出人杰,想朝中几位重臣,柳尚书,王都督,都是寒门出来的,只要人合适,倒也不是不可以。”</p>
“哦?没想到祖母跟侯爷想到一处去了!”唐枚惊喜道。</p>
老夫人见她欢喜的样,也露出笑,“等豫儿回来,我好好问他,行就定下来,也让他放心。”</p>
唐枚连连点头。</p>
这样总不会再出问题了,老夫人心里已经有底,也有退让的意思,只要苏豫不再咄咄逼人,总能有个圆满的结局的。</p>
从老夫人处回来,她又去了苏若琳那里。</p>
没想到苏若瑾居然也在,不止带了丫环,还跟了一个婆,手里拿着匹云雁图案的月华锦。</p>
“大嫂。”苏若瑾看到她,欠身行了一礼。</p>
“这锦缎好漂亮,昨个儿我挑的时候可没见到这种的。”唐枚目光落在那锦缎上,猜测苏若瑾是为什么会带了缎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