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哈哈一笑,点头称赞道:“范先生虽然轻描淡写,却也不失为妙计,如此便可不动一兵一卒,不损一员一将,就可轻松搞定刀爷这心腹之患。但是……”
范文程自然知晓多尔衮心中所想,若是刀爷不肯,那又将如何呢?
范文程微微一笑,开口道:“当年,刘玄德三顾茅庐才请诸葛亮出山。王爷若是能够屈尊赶赴刀爷庄院,并非一定要刀爷就范。倘若刀爷能够识大体,不插手辽东江湖之事,其他江湖人定然也掀不起大风浪。若是刀爷执意不肯,岂不就为王爷出兵找到了理由吗?”
多尔衮听范文程一言,沉思一会,开口对唐突道:“速去准备一份大礼,待明日,本王亲自去刀爷庄院拜会。”唐突领命而去,海刀看了范文程一眼,眼神深处却露出感激之情。
没有人会注意海刀一双眼睛流露出的感情,神龙子躲在暗处却看得清楚。他想到自己拿出两柄尖刀时候刀爷不自然的表情,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判断。海刀和刀爷之间定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神龙子听得范文程的话,一颗吊着的心平稳放下。如果多尔衮胆敢下令去烧毁刀爷房舍,自己就一定会出手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范文程也算还有些良心,念及刀爷出手相救之恩,若是不然,自己也早让他去见西天佛祖了。
多尔衮却又长叹一身,向前走上两步,拿起太师椅上的几枚飞针,甩手之处,飞针不偏不倚就狠狠的扎在了后墙那副画像上,插在画像袁崇焕的额头处。
多尔衮回身看着范文程,脸上洋溢这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道:“我后金国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大汗皇太极宴请文武百官之时,喜极而泣,认为这是天命所归。据宫中太监传出的话,大汗欲要发兵大明,进取中原,改朝换代,建立一个满洲人的天下。”
范文程脸上微微一变,自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义,拉开进攻明朝,就想带领后金八旗子弟冲破山海关横扫中原,进而一统天下。到现在,皇太极执掌八旗,似乎更加有了入山海关问鼎天下的霸气与实力……
多尔衮站起身,想到皇太极宴请百官,欲要征讨大明,进而一统天下的意气风发,对范文程问道:“犹记得先生在科尔沁草原上谈论大明历代皇帝,讲到大明现在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醉心于木器,却不成想自己却已经成了客夫人和魏忠贤手中的木偶傀儡。依先生之见,我们后金汗国能否征服大明,一统天下呢?”
范文程也起身,道:“所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按照历史进程看去,朱明大江山却是已经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它现在就犹如一个病入膏肓却又讳疾忌医的老妪。我们后金汗国依仗八旗劲旅,就像是当年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一样,只要能够突破宁锦防线,攻占山海关,一统天下也绝对不是玩笑。但是……”
范文程话未说完,转眼就看这袁崇焕的画像。
多尔衮听得范文程一言,喜上眉梢。听他口中转折话语,他也看着袁崇焕的画像,一团无名火从心底燃烧而起,顺手又抓起几枚飞针射向画像,仿佛袁崇焕真的就在眼前。
他开口道:“就是这个袁崇焕,一个文人,却跑到辽东战场抖威风,仗着手上的几十门红衣大炮,一次一次的击退了我们的进攻。父汗努尔哈赤竟然也未能够幸免,中弹而受重伤,郁郁而死。如此一个袁崇焕,浇灭了我们进取中原,一统天下的梦想。”
讲到此,多尔衮真是恨不得现在就将袁崇焕生擒至此,将其千刀万剐,方能解其心头之恨。
神龙子与雪鹰子天山一战消失于江湖,五年来一直避居辽东。他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袁崇焕与满洲人的交战,但是却听很多辽东人讲起过那几场惨烈的战斗。
天启六年正月,后金努尔哈赤率兵渡辽河。袁崇焕闻之,与手下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集将士誓守宁远。令中左所都司陈兆阑和都司徐敷奏率兵入城,左辅朱梅为外援……
努尔哈赤率后金军号称三十万大军至宁远,誓破此城,令袁崇焕投降。
袁崇焕答曰:“来兵称三十万虚也,约有十三万。吾修治宁远决守以死岂肯降耳。”后金攻城,袁崇焕等宁远守军以红衣大炮拒之,宁远通判金启倧也因点炮自燃,为国捐躯。
努尔哈赤自称“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可,惟宁远一城不下”。努尔哈赤却被袁崇焕炮弹击中,不久便病重去世。袁崇焕遣使者吊唁努尔哈赤。后金皇太极趁机遣使回复,谋求议和。大明和后金两国得到喘息的时间。
多尔衮想到宁远之战,皇阿玛努尔哈赤死于袁崇焕之手,就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抽其筋,将他恨到骨子里。如果不是袁崇焕,努尔哈赤就不会死,如果努尔哈赤不死,自己的额娘就不会被皇太极等四大贝勒逼得自尽殉夫,自己也就不会受到皇太极的打压。
自己是父汗努尔哈赤最疼爱的儿子,如果父汗不在宁远之战战死,皇太极得四大贝勒拥护,后金大汗的位置就会是自己的。但是现在一切都是枉然。
多尔衮握紧拳头,青筋迸出,他仿佛已经听见了自己骨头“咯咯”作响的声音。神龙子当然并不知道多尔衮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他总以为多尔衮是因为袁崇焕多次阻挠了后金国进攻而苦恼。
天启七年即后金天聪元年五月,后金大汗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藉口,亲率数万军队,谒堂子,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锦州。
后金军分兵为两部:一部留驻锦州,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加以包围;另一部由皇太极率领官兵数万,往攻宁远。辽东巡抚袁崇焕提出:“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辽军与后金军在宁远城,展开激烈的攻守战。袁崇焕列重兵,阵城外,背依城墙,迎击强敌。明辽军与后金军两支骑兵,在宁远城外展开激战,矢镞纷飞,马颈相交。
明总兵满桂身中数箭,坐骑被创,尤世威的坐骑也被射伤;后金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及瓦克达俱受伤。两军士卒,各有死伤。明军骑兵战于城下,炮兵则战于城上。袁崇焕亲临城堞指挥,“凭堞大呼”,激励将士,齐力攻打。参将彭簪古以红夷大炮击碎八旗军营大帐房一座,其他大炮则将“东山坡上奴贼大营打开”,后金军伤亡重大。后金贝勒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和第四子瓦克达俱受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蒙古正白旗牛录额真博博图等也战死。后金军死伤甚多,尸填濠堑。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率军撤离宁远,又转攻锦州。皇太极攻城不下,遂命撤军回营。宁锦之战,后金军攻城,明辽军坚守二十五日,宁远与锦州,以全城而结局。明人称谓之为“宁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