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易回答道。
“马先生的样貌?他不是说见到马先生的时候,那个人戴着面罩嘛!他是怎么看清马先生样貌的?”
刘师爷回忆了一下当初审讯郭谓时的场景,确信他当时没有听错。
....
“师爷!一审和二审能一样嘛!”
“他第一次说没见过马先生的样貌,肯定是为了减轻罪责啊!”
“现在我们有了马先生的画像以及他军队士兵的身份,那找到他这个人不就很方便了嘛!”
沈易的算盘打的还是太轻松了,光凭这两点其实还远远不够,至少要清楚这个人所属的军营在哪里,这件事才能称得上“可以一试”。
如果都不清楚这个人的所属军营,你去哪里找?
全国每个州府都有军队驻扎,你难道都跑一趟吗?
....
“画像....”
刘师爷看了沈易两眼,既然这小子如此信心十足,认为凭借这两样东西能抓到那个马先生,那就由他去吧。
“这方法可以一试!”
“沈易你把马先生的画像做成追捕令,然后散布在城外的军营中吧。”
“记住!关于他的身份不能写现役士兵,最好写成退役没多久的士兵,这样也能维护一下大楚的形象。”
刘师爷可不认为京城外防军的人会理会这份追捕令,就算他们发现了疑似马先生的人物,也会内部处理了,根本不会报给京衙,让我们知道。
.....
“师爷?难道我们不能亲自过去筛选一遍吗?”
沈易认为京城外防军又不远,人数也不是很多,花个一天一夜进行筛查,总能得出结果了,何必用追捕令这种缓慢的方法呢。
“我不是说了我们没有这个权限嘛!”
刘师爷看上去有点不耐烦。
“行了!这张追捕令的事你也不用管了,我帮你签发送去兵部,你赶紧准备一下,去城外的白衣帮老巢吧!”
刘师爷不想研究案情,沈易只能无奈离开了。
....
随着书房屋门的闭合,刘师爷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说谎了,他隐瞒了。
那个马先生的真实身份,刘师爷比沈易他们知道的其实远远要多。
刚才在刑部大牢审讯白衣帮的几个混混,其中有一个老混混跟随帮主刘劲松的时间长达二十年,对帮主的个人经历也是了如指掌。
那个马先生曾经在十七八年前救过刘劲松一命,当年刘劲松在黄州和人打架斗殴,伤了三四个人的性命,本应该抓起来押送京城问斩。
但是通过那个马先生的暗箱操作,保住了刘劲松一命,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刘劲松没底气拒绝马先生截杀京衙囚车的请求,毕竟欠下了人情,不得不还啊!
哼!黄州的官员竟然雇凶截杀京衙的囚车。
看来这里面果然跟我之前猜想的没错,极其复杂啊。
抓到那个马先生又怎么样?
还不是出来背黑锅的,刘师爷又不是第一天上班,只要他们没有损害到京衙的利益,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