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自来嘴甜又聪慧,又每天都往明二夫人房中来,陪着她说些女人家都喜欢的话题,比如哪家绣坊的手艺好,哪家绣坊的花样子最新,再或者是哪一家的戏酒热闹,反倒比明耀更合明二夫人的心意,明二夫人的心渐渐往欢喜身上偏了,连明耀都半真半假地抱怨,娘有了儿媳妇就不要他这个儿子了。
明老夫人那里忧心明二夫人的病,更忧心这婆媳两个的相处,不时派了丫头过来打听,听见说两个人如今好的跟一个人似的,顿感老怀安慰。
适逢明大人来给明老夫人请安,明老夫人点头感慨道:“老二家的这性子,也就是公主那样聪慧的女孩儿家才哄转的来了,难得公主这样大度,并不与老二家的一般见识,还处处为耀哥儿周全。”
明大人最近一直住在书房,吃住自然不如在内院舒服,而且又担心皇上会因为明二夫人的所作所为对明家有什么想法,也不由叹道:“实在是再找不出更好的儿媳妇了,只盼着别再闹这些幺蛾子出来了。”
明老夫人不满地瞪了明大人一眼,“你只说你媳妇糊涂,难道就不想想你也有错?你先别跟我吹胡子瞪眼的,我只问你,你媳妇跟公主闹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为什么等着皇上问到你脸上才知道?”
明大人不服气,争辩说:“儿子每天在朝中那么多事,哪有空理会儿这些,再说‘男主外女主内’,这些原本就是她的本份,难道也要儿子操心?”
明老夫人摆手打断明大人的话,“圣人都说了,男人要‘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呢,你可做到了?
你平时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家里一点,你媳妇做错了事有不是,你什么都不理不管,难道不是错处更大?”
明大人被训得辩无可辩,羞愧难当地低头不敢反驳了。
明老夫人缓了口气,继续说道:“老二家的性子的确有些牛心左性的,不过心地不坏,对咱们明家也从来都是一心一意的,你可不能因为她犯了一个错,就把这么多年的夫妻之情都扔到脑后去,我可生不出那种无情无义的儿子来。”
这话说的就重了,明大人涨红着脸跪到明老夫人面前,低声保证:“母亲放心,儿子今晚就搬回正院去。只是皇上赐下来的那两个女子……”
明老夫人对这个大事不用操心,小事却总是犯糊涂的儿子很无奈,不以为然地瞪了明大人一眼,“嗐,不过是两个妾,让你媳妇在后院找个地方,好生养着就是了,过上一、二年再找个人家好好打发出去,皇上哪里有那么大精神管你后院里女人的事。”
明大人顿时茅塞顿开,起身笑着谢过明二夫人,当晚就搬回了内院。
随着皇上从行宫避暑回来的时间越来越近,京是迎接秋闱的氛围也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