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明日顶流 南北逐风 0 字 2021-09-06

徐正文没想到张岩竟然如此耐心地跟自己分享经验,要知道在一开始,张岩对自己的态度可以说是很不友好的。虽然后面也没有找过自己的麻烦,但是像现在这样心平气和的交流,这是叫徐正文极其意外的。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能在听张岩说完之后,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张岩起初像是欲言又止,然后只是点了点头就要走。可是刚刚走到门口,她又停下折返了回来。徐正文不知道张岩要做什么,以为是要催促自己,便说:“我马上也走。”

“我不是要说这个。”张岩认真地说,“我是想说,你进步了很多,再接再厉。”这句话很简单,却给徐正文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仿佛一时半会儿无法消化似的,呆愣在了原地。他不敢相信张岩竟然会夸奖自己,在他看来,张岩始终是看不上自己的。

徐正文只能一味说“谢谢”之类的话,张岩颇为无奈。她并不是对徐正文这个人有多么大的意见,而是看到徐正文的测试结果之后,觉得徐正文实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可徐正文还是过来训练了,所以张岩就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观察徐正文,想看看这个愣头青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要知道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拼,“努力”这个词在这里是最不值钱的。

她没想到徐正文坚持了下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缩小他和其他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刘驰轩骂他精度不够,但是张岩知道,徐正文之前几次的测试结果是有接近比赛公差的,只是这一次不太幸运地撞到了刘驰轩的枪口上,这才后的后面张岩叫刘驰轩给她检查作业的事情。

张岩自己本身就很强,同样,她也欣赏强者。徐正文虽然还算不上强,但他赶上来的速度令张岩刮目相看。张岩忽然认识到,这也许就是刘秦河执意要把徐正文留下来的原因,这小子……有点东西。

她意识到自己想得有些跑题了,叹了口气,说道:“还有,大刘老师要求很严格,你在他面前小心一点。”

这不是第一个提醒徐正文的人,可是大家都说得十分含糊,徐正文听得也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因为对刘驰轩毫无认知,他也不好意思多问别的师兄。现在张岩忽然提起,徐正文才试探性的提了提。

大家都管刘秦河叫“小刘老师”,管刘驰轩叫“大刘”,据张岩所说,这样是便于区分两个刘老师。徐正文刚一入学时上刘秦河的课便觉得这个老师很高冷,从来不管下面的学生到底睡着了多少个,只管讲自己要讲的,听不听随意。徐正文开始努力学习之后,刘秦河就注意到了他,徐正文也经常向刘秦河请教问题,两个人才熟络了起来。

这时,徐正文才发现刘秦河这个人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不近人情,相反,刘秦河对人很温和,脾气也不错,十分有耐心,也很乐意帮助他。所以,徐正文猜测,刘秦河这个人可能有点认生,或者,他对学生并不是一视同仁的,那些对自己的学业都不上心的学生,他实在没必要倾注感情。

这一点在校队师兄们的口中得到了证实,他们都觉得小刘老师人很好,除了训练上的事情,很多个人的生活琐事,他们也愿意跟小刘老师讲。

这么一比对,刘驰轩就显得有点远离人民群众了。倒也不是说他这个人多么的丧心病狂,而是他说话从不给人留情面,对于任何事情的评判标准都非常严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很难采取什么中间值。

如果是搞纯粹的技术学术研究,这种吹毛求疵的方式也许是有效的。可是在学校里,特别是这样一所学校,不光有技术,更多的还有人情世故。刘驰轩懒得理会这些,曾经甚至还因为一个学生的考试作弊问题跟寻考老师大骂了起来。

只是因为当时巡考老师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一切碰巧又被刘驰轩碰到了而已。

如果刘驰轩性格没有这么暴,嘴巴再软一点的话,以他的能力和技术,估计早就评上更高级的职称了,何必天天在这里带集训队?

最尴尬的是,刘驰轩哪怕说自己喜欢带集训队,其他人也会认为他是在给自己升职无能而挽尊。

“原来他们也还要评职称啊?”徐正文说,“我以为在这里,老师也只需要考技工证,高级技工那种……”

“你到底是聪明还是傻?”张岩无语,“不过你放心吧,你毕业的时候肯定会有技工证的。”

“对了,姐,我还有个问题。”徐正文说,“刘驰轩老师是比刘秦河老师大吗?我怎么看着他挺年轻的?”

“不是啊,大刘年纪要小一点。”

“那……”

“因为大刘厉害,嗯……不是说专业上的那种,是他这个人就是厉害。”张岩解释,“小刘老师让着他罢了。想要大家和平相处,总得有人有所让步,你懂得。”

徐正文好像是懂了:“那看来两位老师关系是不太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