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贫僧也赞同这一点,天下凭什么只能有一个佛法,只有一种佛法,如何普度众生?
众生各异,各个不同,既然要普度众生,只有一个佛法,肯定是不够的。”
孙小空看着金蝉子眼神中的怒意,笑道:“金兄,你这思想很危险啊,看来你也离被囚禁不远了。”
金蝉子身躯顿了一下,突然发现手里的酒不香了,放下酒坛,长叹一声,说道:“若是囚禁还好,贫僧啊……怕是要消失在这天地间喽……”
“这么严重?”
金蝉子说道:“贫僧是如来坐下二弟子,得如来真传,但修来修去,却觉得一辈子也不能超过师父。
所以啊,想把眼前的大山推倒,去看看山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
可惜,山崩了,要把贫僧压死。”
孙小空问道:“为什么?既然佛门提倡的是普度众生,那么如来应该胸襟广阔,容纳万物才对,怎会责罚你?心胸狭隘如何普度众生?
心胸狭隘,还能称之为佛吗?”
金蝉子饶有兴趣地看着孙小空,说道:“你这猴王,倒是有点佛性啊,若不是看你一身道家修为,真以为你是哪位高僧的关门弟子呢。”
孙小空连忙摆手,“你可别这么说,我还要娶妻生子呢……”
金蝉子笑了笑,“贫僧前些日子,在如来讲经时,问了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世人想不想被普度。”
孙小空没有说话,定睛看着金蝉子。
“佛家一直在说,普度众生,救众生于苦海之中。
可是,众生真的苦吗?他们真的希望得到普度吗?
贫僧自小便在如来身边,接受佛法熏陶,未入俗世感受过,一切都是从师父口中听来的。
他说苦,贫僧就认为真的苦,可前些日子,贫僧自己跑下山去了,在一处山脚下,遇到了一户人家。”
“这人家以打猎为生,一家四口人,一位老妪,一对夫妇,还有一名可爱的孩童。
他们生活困苦,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奢华府邸,有的只是了了粗粮,和打猎来的野鸡野兔。
贫僧第一眼看到时,是相信师父的话的,感觉他们很苦,忍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的饥饿,忍受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严寒。
贫僧在猎户家讨了一碗水喝,第一口,觉得苦涩,便放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没再碰它。
晌午,猎户强留贫僧在其家中用餐,贫僧厚着脸皮留了下来。
野菜团子你吃过吗?就是将山中野菜剁碎,用粗粮磨粉,二者裹在一起蒸煮,味道不是很好。
但,猎户一家四口,吃的很开心。
贫僧不知道这开心何来,便问那老妪。
为何如此开心?
老妪说,孙儿绕膝,儿孝媳贤,有何不开心?
贫僧这才明白,原来,世人求的非常简单。
我们眼中的世人皆苦,是我们的眼中的,不是他们说出来的。
贫僧想明白之后,离开了猎户家,在离开前,喝下了没有喝完的水。
这第二口,分外甘甜!”
说到这里,金蝉子举起酒坛,喝了一大口。
放下酒坛后,金蝉子说道:
“普度众生啊!没有错!
但意思应该改一改!
普度不是让所有人都修佛,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修佛!
要让世人想修佛才修佛,而不是,我们让他们、引导他们、强迫他们去修佛!
这选择权,要在世人手中,而不是我们手中。
这样的佛,才修的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