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新皇登基,安定下来以后,秦方居然带着土豆回来,向皇帝说了这件事,皇帝闻言,就让朝中农事部的官员把这个土豆拿去种着看看,让朝中的官员毛遂自荐,看看谁来管理这件事。
沈万青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立即上前禀报,说他愿意来负责这件事,皇帝听了,很高兴,便准了他的请求。
沈万青得了这个差事,便让家中的仆人把种植土豆的经验禀告上来,他便把这些经验用到新一轮的土豆种植上。
现在他得了消息,听到秦方来巡视,便立即把手里的事给处理好,走到秦方身边,向他禀报情况。
“丞相大人,下官来迟,还请恕罪。”
沈万青走到秦方身边,恭敬道。
秦方见着土豆的收成很高兴,冲着沈万青道:“沈大人公务繁忙,不碍事,你现在随着本官一处看看吧。”
沈万青闻言,跟在秦方身边,一一讲解道。
等着都看完了以后,秦方见到这么些地,土豆的产量居然这么高,很高兴,觉得这个土豆要是推广出去,那么全国的百姓,也不至于有那么多饿肚子的人了。
当时还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他就跟着新皇一路南征北战,知道粮草的重要性,当时看着那些百姓饿得瘦骨嶙峋,他看了之后很不忍,等着新皇登基后,他也很注重农事。
所以,他见到这个土豆的产量这么高,想着要是百姓都种一些土豆,和粮食一块儿兼顾着吃,那么就可以解决一定的饥荒问题了。
沈万青和秦方离开,准备进宫面见皇帝之前,让底下的官员把这些土豆的产量都统计好,两人拿着最新的数据一块儿进宫去了。
到了皇宫,见到皇帝后,和皇帝说明了情况,并把数据呈给皇帝看了,皇帝看着这数据,高兴道:“好,好,好,这个土豆种出来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两位爱卿功不可没。”
说完之后,想起这个土豆是秦方带回来的,便看着秦方问道:“秦爱卿,朕记得当初是你把这个土豆带回来的,是何人哪里得来的?”
“回皇上,这是臣在去迎接周大人的时候,在他当时住的地方,从那家人手里得来的。”
秦方回道。
公孙晔闻言,记起来了,当时周夫子是在一个村子里的一户农家住了好几年,直到他派秦方去找他,这才把周夫子给请回来的。
周夫子也是他以前的教学夫子,学问很好,品行也很好,公孙晔对他很尊敬,想到这里,公孙晔对当初收留周夫子的那家农户的印象也好了起来,看着秦方道:“那这家人姓什么?他们提供这个土豆,替朕解决了一个难题,朕要好好封赏他们。”
“回皇上,这家人姓曲,家住槐花村,一家人的品行都很不错。”
秦方想起当时他见到曲家人的场景,时至今日,对曲家的印象都很深刻很好。
“皇上,这家人臣也有接触过,确实如丞相所言,品行很好。”
沈万青想起自家表弟对那个名叫曲甜儿的姑娘很喜欢,这时候他倒是不介意帮她们一把,这样趁着皇上高兴,给她们一个封赏,到时候自家表弟的阻力也会少一些。
“哦,沈大人也认识这家人?”
公孙晔听到沈万青也认识这户姓曲的人家,不仅有些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