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女子组亚军竟然在比赛前服用过兴奋剂!真的假的?”高中生经过书报亭时,不可置信地大喊。
“已经辟谣啦!尿检没问题。”他的同伴拿训练用的竹剑敲敲他的肩膀,“《文秋》写的你都信?”
“就是!自从报道了全国足联的假球事件,真是不可一世。”
“靠丑闻发家的报刊,现在弄得官媒都要敬它几分……”
其他的同伴也跟着七嘴八舌。
《文秋》报上,《新晋足球选手疑似谎报年龄》、《篮球十强队伍教练醉酒后脱衣喧哗》、《风月场所惊现关西俱乐部Y姓球员》等内容花花绿绿凑足了头版。正在进行的球赛反而只在内页中一笔带过,不细看的话,根本找不到写在了哪儿,“我都不知道复赛快打完了……”
“咳咳!”
报亭老板开始不欢迎这群只看报不花钱的年轻人了。趁老板还没生气,高中生们赶紧跑开,对着空气发泄似地挥了挥竹剑。
“现在报社对运动员这么不友好的吗?”
“也不一定吧,相扑、棒球那种,我就没见《文秋》骂过,可能也怕得罪人。”
“所以传统的剑道不用太担心的啦!”
“这样的吗?”喃喃自语着,将竹剑收回剑鞘。
************************************************************************************************
八十、有请九州制铁队
·
“今天是全国联赛复赛的最终场。获胜的球队,能够得到14决赛的入场券。即将上场的有:关东工业大学球队。我手上已经有了球员名单。诶呦,这身价炒的,分别是:9号中锋(山田),15万!
7号影锋(知念)和4号后卫(冈本),11万!
5号边锋(有冈)和11号边锋(A君),14万!
3号后卫(伊野尾),13万!
2号后卫(高木),12万!
10号前腰(薮)、23号中场(B君)、8号后腰(八乙女),分别9万,9万,10万!
1号门将(中岛)10万5……”
解说的声音从扩音喇叭里流出,看台沸腾了起来,“现在有请他们入场!”
·
候场的我们伸直手臂,围成圆阵,一起压下,“拿下这局!”
“加油!加油!”我们挨个走上赛场,守在门边的双马尾女生朝我们每一个人加油助威。
“谢谢你~”知念替大家回应道,给她比了一个亲切的手势。
·
误会解开后,我们在知念的解释下,明白了双马尾女孩的来历。
她并不是冈本的熟人,而是知念的熟人。她是来自一家名叫《十七岁的女孩》的报社记者。这家报社我之前没怎么听说过,不过光看名字就知道,我们显然不是这类读物的受众。
她随身带了几本杂志,借我们传阅了一圈,才发现上面也有不少关于足球联赛的报道。
那个时候,《十七岁的女孩》可真是名气很小的报刊呢。从注脚中能看出,很多照片的来源都不是她们自己,而是一些知名报社,比如《文秋》,是从那里买来的二手货。各种内容都有,上至国家赛事,下至婆媳关系,有什么素材做什么新闻,完全是靠大杂烩苟延残喘的小报社。一看它创办的时期,差不多是我们还在上大二大三的时候,约莫十八九岁的光景。能坚持那么多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它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比如,不少大报社以名人丑闻作为主要卖点,她们小报社便从中获得商机,反其道而行,以辟谣作为自己的卖点,也意外地给自己争取到了不错的销量。女孩还很自豪地跟我们开玩笑说,《文秋》能造多少谣,她们就能辟多少谣。而她们小报社似乎也没有被《文秋》怨恨。比起仇家,这俩更像是不平等的合作关系。毕竟谣言总是比事实更加抢眼,很多人对真相并不感兴趣。
虽说辟谣和造谣都是工作,也不带多少情感。但拥有一份「形象占主要地位的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报社,实在是太可爱了。
·
“……接下来,再让我们有请九州制铁队入场!”
看到他们球服上的“九州制铁”,我差点笑跪。
那是他们赞助商的名字!我心里暗自叫苦。这届解说好像不太行。
早在他报我们队身价的时候就有所察觉。我们的真实身价不过涨了两三倍,涨幅明显还是战后通货膨胀的缘故。这解说为了炒热现场气氛,真是口不择言。
·
“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