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付氏找茬(2 / 2)

加上当时十日之期到了,晏原就派人来取三七,是赶着马车来的。从车上搬下来很多个木盒子,是用来装新鲜的三七的,大家都纷纷感叹:

“还以为这沈姑娘怕是以后日子都不好过了,哪知道人家有这本事?”

“可不是嘛,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去和她交好。听说了吗?这是县里南星馆的人,就是特别出名的那个医馆。”

“知道,知道,听我家表姨妹说,沈姑娘是在和南星馆做生意呢。就是昨天啊,村长他们刚刚种下的那个。那可不是粮食,是药材,比粮食还精贵呢。”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沈翎雅的院子前不复以往的安静。不过她依然没怎么理睬这些人。而是按着盒子的数量,和被陆大夫派来的小徒弟,一起将院子里的三七挖出来,放置在盒子里。

将这些盒子装满,沈翎雅昨儿从空间里挪种出来的三七也差不多没了,小徒弟将账和沈翎雅再对一下,就递过了手里的信封。

沈翎雅试了一下厚度,知道里面应该就是一张银票了。拿出来看了下,对小徒弟点了点头,又确认了去陆大夫那里学习的时间,就送人出去了。

马车载着装满了的盒子离去,小学徒坐在车辕上,想起自己师傅见到这么多三七的样子,忍不住乐了起来。

看热闹的人也都看见了这一幕,都在猜测沈翎雅那张银票面值是多少钱,有说二十两,有说一百两,还有个声音说“我看也就一两银子,就这还忽悠了赵家的十几家人跟她地里不种粮食,种这玩意儿呢”。

说这话的是村里对沈翎雅意见最多的几户人家之一。

这户人家一向都是自视甚高,特别是这个付婶子,和王婶子向来就不对付。因为她夫家是村里第三大姓氏袁家,所以一般在村里除了赵王两家,也少有人得罪他们。

而付婶子有个儿子,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别人见了都避开他,只有付婶子将她儿子当成个宝贝。

本来付婶子看重沈翎雅手里有钱,而她儿子则觊觎沈翎雅这种娇美的小娘子,两人一拍即合都想打沈翎雅的主意。

但是都因为王婶子一家的存在,付婶子不敢强迫沈翎雅,而付婶子的儿子作为一个混混,自然是不敢往村长家附近晃悠的。

等到沈翎雅搬出来后,却又宅得不行,付婶子只能看着干着急。她儿子一般都不会在自己村里晃悠,经常都是去其他村里,所以更难遇上沈翎雅。

正当两人都觉得无从下手时,沈翎雅第一次出门去了镇上回来,付婶子当时也在那辆牛车上,她便使了小心思将沈翎雅旁边的余婶子推出去找沈翎雅搭话,也是想多探听些她的消息。

结果还是没成,等到知道沈翎雅成了孤女,手里钱也没有了,付婶子就成了看不上沈翎雅的那一波人,至于她儿子,好像是新搭上一个外村的寡妇,也就没把心思放在沈翎雅这里。

这会儿出声贬低,也是见不得沈翎雅好过,谁让她和王婶子走得那么近呢?

哪知道,付婶子很快就被打脸了,只见人群里有人说到:“袁家的,你不懂是你的事儿,可这说出来不仅丢人,还用这语气贬低人家小姑娘可就是你的不对了。”

“就是,谁不知道这银票的面额起码都是十两银子啊,你还吹嘘说是一两银子,搞得好像自己见过一样。”

村里大多人家每年的收入也就是二三块两银子,确实也是大部分人都没见过银票,却是有那常年在外做长工的男人们懂一些,当然,他们手里也不曾有过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