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还是不给呢?
给的话,他的桑落酒也不是无穷无尽的,而且酿造起来也不简单。
可若是不给,那你凭什么偏偏给了刘政,却不给我,你是不是瞧不起我?
就是因为担心这样的问题,所以夫子才犹豫了起来。
“夫子,要不你说一些在下能办到的事,以此作为喝酒的条件,你看如何?”
刘政也是看出了夫子的为难,所以才开口让夫子提出等价的条件。
这样也方便夫子拒绝其他后来者!
夫子听刘政这么一说,也是觉得有道理。
的确要立下规矩,不然就乱套了!
于是夫子当即开口道:
“听闻莫小友作下《将进酒》这样的名篇巨制,不如也给我留下一首诗词如何?”
夫子也没有过于为难刘政。
他此时心里想着,刘政既然能作出《将进酒》这样的优秀诗词,那定然是诗才不浅,自己以作诗为条件,也不算什么难的条件!
刘政一听夫子的要求,也是愣了一下。
怎么现在的人都喜欢以作诗为要求?
山火是这样,没想到夫子也是!
刘政心里想着,自己作出的《将进酒》真的有这么火吗?
刘政虽然不解,但也知道这个条件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所以开口应下了夫子的条件。
“不知夫子想要何等题材的诗词?”
刘政开口问道。
脑中装有华夏小诗词库的刘政,对于任何题材的诗词都不会产生哪怕一丁点的畏惧心理。
夫子摩挲了一下下巴,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刘政。
很明显刚刚的要求只是他临时起意,并没有想好具体的题材。
不过夫子也没继续拖延,没过片刻就抬起了头。
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题材!
“不如便以劝学为题材吧!”
夫子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是有他的深意。
最近夫子发现,老一辈的人依旧努力的研究儒学经义,孜孜不倦,想着更进一步。
但新一辈的儒门学生,却颇为懒惰,缺乏向学的积极性。
当然,这里面也有天下较为安定的因素影响着。
毕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嘛!
老一辈的儒生都是见过战争的残酷的,所以他们急迫的想要壮大自己,壮大人族。
而新一辈因为缺乏对人族危机的认识,所以以为天下还是比较太平的,因此缺少了锐意进取的积极性。
这一点发现,让夫子感到非常的担心。
因为那些年轻儒生才是儒门新鲜的血液与花朵,而且儒门的未来也终究是他们的!
可是按照现在这种情况来看,这些年轻一辈可能无法支撑儒门继续壮大,更不像是有人可以超越他的样子。
这对于孔夫子来说,实则是一种侮辱!
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却没有一位可以超越自己的学生,这对于一位教书育人的天下师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啊!
夫子甚至会把学生不成才的原因归咎到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没有教导好学生们。
“劝学?”
刘政听到这个题材,微微一愣。
并不是题目太难了,而是这个题材对刘政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劝学题材的诗词非常的多,光刘政知道的,就不下于五首。
所以刘政没多想,直接张口就来。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刘政脱口而出这首极为经典的劝学诗。
全篇通俗易懂,哪怕是普通人都能明白这首诗背后深沉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