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节 新德里(感谢戏说两朝500起点币(1 / 2)

美国农场 右边幸福 0 字 2021-12-11

        上瘾商品。

        大家第一感觉是dp、摇头丸、冰毒、麻古、**...等等这些。

        其实每年成交额最大的上瘾商品是糖、烟、酒。

        没有违禁品,普通老百姓可以生活。

        很难想像没有糖、烟、酒精。

        普通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之前提到过,印度的穷人买不到酒,急到喝油漆。

        虽是特例,可管中窥豹。

        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很需要酒精。

        张一这次来印度的目地很简单。

        就是为这些人的未来谋福址。

        55度伏特加,零售价每瓶卖约7米元、约500印度卢比。

        次一级啤酒,零售价每瓶只卖约3.3米元、约240印度卢比。

        这样的价格放在天朝,绝大多数人都能喝的起。

        每月一箱轻松消费。

        但放在印度,目前而言仅有12~17%的人。

        可以做到无压力,每月消费一箱。

        印度前1.2%的**百万人,年收入水平差不多和香江类似。

        随后的9.8%类似中欧,相当于全球范围内中等收入水准。

        前两类11%是真正的中阶。

        约等于沙俄全国人口,市场很大。

        这部分人也是购买天朝商品的主力。

        也是克洛斯农场的客户群。

        有能力出国旅游的人也包含在内。

        再向下40%的人口,完全就是南亚穷人的大集合。

        类似孟加拉、巴铁。

        这部人也印度政府称为中阶。

        实际每天包括食物,人均消费不超过三米元。

        至于最后的5亿人,生活水准和非洲的穷人相当。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潜力市场。

        未来可期。

        “太慢了...”

        办理入境过程中,哈维在张一背后嘀咕一句。

        和天朝一样,印度不对米国免签。

        不像进入文莱、太阳国。

        比回自己家还方便。

        像上坐公交车,上车刷卡。

        整个过程执续近两小时,五人才得以顺利离开机场。

        “酒店定了吗?”

        张一看向哈维问。

        “定了,‘印度门’附近一家酒店。”

        彼得拦下两辆出租车。

        不是三蹦子‘突突’车。

        颜色类似,上黄下绿的“大使”牌出租车。

        这款车挺出名,是一款印度特色车型。

        正常而言,流线型汽车是趋势,而“大使”牌汽车是很老式的曲线。

        神似第一、第二代的某瑞,看上去像面包。

        毫无美感。

        按理说,这么丑、这么落伍的车注定该被淘汰。

        却意外存活了下来。

        因为裹着头巾的锡克教徒需要它们。

        需要给包裹着的大头巾留下头部空间。

        出租车里播放着听不懂印度流行音乐。

        张一好奇打量着车外。

        空气中灰蒙蒙的,给人一种压抑感。

        马路上没有明显的塑料垃圾,整体还算干净。

        慢慢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汽车也越来越多。

        大都是铃木奥拓、雨燕。

        现代i10、本田、塔塔nano,一系列两箱微型车。

        德系三架马车,暂时没有找到一辆。

        四十多钟后。

        两辆出租车一前一后到达泰姬陵酒店。

        酒店建筑气派。

        环境绿树成荫。

        服务生衣着整洁、有礼貌。

        第一感觉很不错。

        只要不在意价格,一切都很好。

        正常双床房四百米元。

        哈维定的是三间套房,每间每天八百米元。

        这个价格比西雅图希尔顿酒店贵。

        新德里正中心的面子。

        房价与装修、配套设施相附合.

        包括有游池、健身房、按摩spa...

        五星标准。

        张一独享一间套房。

        彼德四人住另外两间。

        好不容易来趟印度。

        张一决定先玩两天。

        也给彼得他们放两天假。

        泰姬陵、印度门、莲花寺庙、德里红堡....这些都是可以逛的地方。

        “boss,真的不用我们跟着你吗?”彼得担心问。

        “真不用!”张一打算去酒店游池畅游一番。

        来的路上吸了太多灰。

        “你们自己去玩吧,不用担心我。”

        彼得想到什么,追到电梯口。

        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印度卢比。

        塞到张一手里,面值有20、500、2000三种。

        “boss,记得给小费是20卢比,大额用于消费。”

        张一没有给别人小费习惯。

        彼得这才特意叮嘱。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多次。

        并不张一对别人的服务不满意。

        完全是习惯。

        “谢谢。”张一扬了扬手里的纸钞。

        乘电梯来到顶层。

        游池设在这里。

        五星酒店不会为节约成本,而把游池把设置在一楼,情调不够,太俗了点。

        对不起四百米金的起步日租价。

        张一到时有几个男男女女正在两百平左右的游池里畅游。

        看到他们,张一恍如回到米国。

        和出租车机司黝黑色皮肤不同。

        他们的皮肤都很白,和欧美人区别不大。

        径直走进换衣间,换上不吸水的四角大短裤。

        太紧的三角泳裤张一穿不出去。

        脸皮还是薄了点。

        拿着更换下来的衣服。

        张一推门走出去。

        一块抹布正好擦在赤果的脚背上。

        张一有点懵。

        打量着这个皮肤不算白,像小麦色的姑娘。

        她穿着一件相对保守的花色泳衣。

        跪在地上、翘着圆臀、手里拿着抹布。

        像是专程在更衣室门口讨生活的穷苦人。

        反应过来,张一连忙从口袋里找出20印度卢比。

        不管如何,她为自己擦了脚背。

        也算是一种服务吧?

        “谢谢。”

        张一把小费递到女人面前。

        艾西瓦娅表情惊鄂、眼睛大睁着,跪在地上仰视张一。

        鬼使神差地接过小费。

        张一微微一笑,转身去存衣服。

        然后跳进游池。

        “艾西瓦娅你跪在地上干什么?”

        张一刚离开,另一间更衣室门推开。

        一个体型微胖的女青年问好友。

        艾西瓦娅脸红。

        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解释道,“大姨妈突然来了,掉在地上...”

        女同伴表情幸灾乐祸。

        “那只能我一个玩了,你换衣服,在旁边坐一起,喝点饮料?”

        艾西瓦娅点点头。

        像李知恩一样的小胖纸,一个打挺跳进游池。

        没游多远突然看到张一,眼睛一亮。

        “嗨帅哥,你是天朝人吗?”

        咖喱味比较淡的英语。

        “你怎么知道?”

        张一放慢游速,笑着反问。

        卡加.艾嘉笑着解释,“我用hua华的手机、手环、平板,新款必买哦。”

        这是真爱~

        张一恭维道,“我喜欢宝莱坞电影。”

        实则没看两部。

        慢慢聊天,张一发现卡加.艾嘉和李知恩不仅体型像。

        性格也像。

        乐天派那种。

        开朗、活泼、爱说话、爱交朋友。

        “我叫卡加.艾嘉。”

        “我叫张一。”

        两人相互介绍。

        “你来印度旅行吗?”卡加.艾嘉好奇问。

        “旅行加工作。”

        “你打算去哪玩?新德里我还是挺熟的。”卡加.艾嘉来了精神,“我可以给你当导游。”

        张一听出玄外之音,“你不是新德里人?”

        “我是孟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