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节 大家有钱赚(2 / 2)

美国农场 右边幸福 0 字 2021-12-11

        崔丽缓缓减速停车。

        目光所及。

        这一段公路工程车、重卡数量明显增加许多。

        运来大量基础建材。

        大车数量多到连成直线。

        这是因为11号牧场一则,有两片工地。

        其中两百公顷土地用于建造捐赠十五栋建筑。

        包括食堂、办公楼、实验楼、艺术馆、图书馆。

        六栋教学楼。

        还有三栋公寓楼。

        另一块工地同样面积,正在建造医学院。

        大部分建筑还处在起始的阶段。

        还有一部分建筑还设计中。

        开工的建筑是学生公寓和教学楼,正在打地桩。

        虽然所有建筑高度被限制在15米以下。

        张一依旧坚持使用最牢固的钢混结构。

        那怕是配电房。

        总说米国乡村别墅木制更环保、舒适。

        真实原因,其实是穷~

        都知道沙子、水泥、碎石的经济有效距离是两三百公里内。

        超过没有利润。

        天朝如此,米国乡村运输成本更甚。

        抛开运费不谈。

        同样是沙子、水泥、碎石,出厂价格也比天朝贵出很多。

        老百姓的行为受经济影响。

        自然而然选择经济实惠的木制结构。

        那怕是三层别墅,也是木制。

        这种房子,每两年得刷一遍油漆。

        墙体渗水、漏水有多恐怖,糟遇过的人都明白。

        何况是木制墙体,油漆不能停。

        偏偏人工还很贵。

        一栋两层乡村别墅刷下来,六千米元工钱勉强够。

        这么贵的价格。

        倒逼大家自己动手。

        刷油漆这种事,不需要请工人。

        自己系着安全绳上。

        比如库克农场,之前都是三姐弟刷。

        包括水、电、油漆、电焊、木工都是自己做。

        由生到熟,慢慢学。

        另外还有地税和保险。

        一栋普通乡村木制别墅。

        建筑三百平、一般修装、前后院四百平计算。

        房产税三四千米元,房屋保险两千米元。

        所有事情自己做,五到六千米元还是跑不掉。

        如果是城市。

        房产税更贵。

        以铜楼为例,每年房产税五万多米元。

        这么贵的税费,钱却很难挣。

        如果想当宅男,只能睡大街。

        住帐篷或纸板屋。

        想要维持一栋房子。

        如果在乡下,需要努力种田或养牛。

        如果在城市,得不停工作~

        张一正在胡思乱想。

        一辆凯迪拉克suv停在保姆车后面。

        安琪和卢学洙从车上走下来。

        许久不见农场两大财务总管。

        张一露出笑容。

        主动上前和卢学洙轻轻拥抱。

        然后和安琪深深拥吻。

        过去和小妾们总是遮遮掩掩。

        后来想通。

        这里米国啊,有钱人的天堂。

        总是遮遮掩掩反倒让别人很奇怪。

        大大方方才正常。

        良久之后张一放开女人。

        安琪眼睛里已经情愫泛滥。

        “咳...”张一轻咳一声,看向卢学洙,“你们从那回来?”

        “埃弗里特的建筑设计公司,支付他们的前期设计费用。”

        张一点点头,设计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

        价格也不便宜。

        教学楼和公寓之所以早早动工。

        是因为建筑设计公司之前有很多累积。

        “你们有没有计算过,学校建成后,能不能做到收支平衡?”张一关心问。

        地税和保险太恐怖。

        “可以的。”卢学洙肯定道,“医学院明年第一学期预计从全世界招一千名学生,每年学费六万米元...”

        “等等...六万米元,不到四十万rmb。”

        张一打断她,表情不解道:“为什么这么便宜?这是医学院啊,那怕是野鸡大学,学费一年还要三十多万rmb呢。”

        “boss,主要是因为学校新建,名声不显。

        而且到目前为此,学校还没有招到好的医学老师。”

        卢学洙向张一解释。

        “好吧,请继续。”张一认可她的解释。

        “其它专业,明年新学年计划从全世界招学生五千人。

        专业不同,学费从三万到四万米元不等。”

        “如果招生顺利,医学院每年六千万米元学费,去掉所有开支,勉强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其它专业学生,1.75亿米元学费,去掉成本,大概有两千多万米元结余。”

        “房产税、保险算进去了吗?”张一关心问。

        “是的。”卢学洙肯定地点点头。

        “那就好。”张一心里松口气。

        第一年不会亏。

        未来更不会亏。

        随着学校日益完善。

        名声渐响。

        学生会越来越多,学费也会涨。

        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张一正打算返回农场。

        建筑商鲍恩驾驶一辆皮卡开过来。

        鲍恩是设计师出身,后来拉队伍接工程。

        “好久不见。”张一笑着打招呼。

        “好久不见张,”鲍恩跑下皮卡和张一行拥抱礼。

        “现在有多少人在干活?”张一问老男人。

        “现在有七十多人,随着工程推进,后面会有更多人加进来,保证明年开学前两个月,把学校建成。”

        鲍恩向张一保证。

        “对了。”张一想到阿尼尔建筑的别墅小区。

        学校配套肯定要有商店。

        还有酒店~

        各类餐饮店。

        这么多学生生活,没有这些配套根本不现实。

        方方面面都需要。

        “我想在对面,”张一指向新收购的21号农场,“建造综合体...”

        张一把要求详细介绍一遍。

        内部包括银行、电影院....到普通餐厅、服装店。

        这些都应考虑进去。

        建成后,只要有学生。

        不愁租不出去。

        “这是明智的决定,学生也需要娱乐和消费。”鲍恩赞称。

        “还有,”张一继续补充道,“建造两家酒店、一家汽车旅馆、儿童游乐场、露天体育公园、人工湖...”

        张一说了很多,鲍恩需要拿笔记录。

        “张先生,”鲍恩终于记录完成,“这需要很多工时,因为要建学校,我没有那么多工人。”

        “没关系,这是远景规划。”张一安慰道,“学校优先,商业建筑你可以先出设计图,同时招聘更多工人。”

        鲍恩点点头,不急就行,心里压力轻松一些。

        提意道,“是否需要建造警察局呢?”

        “警局?”张一又犯思维灯下黑的毛病,米国公共事务、政务用房,租房使用很常见。

        那种买地建楼的反而不多。

        “是的,还有加油站。”鲍恩讲解道,“未来商业建成,达百罗小镇街不会有人去了。”

        “建!”张一拍板,“我没想到的,你在设计图上补充。”

        “好的。”鲍恩合上笔记本,“设计好我拿过来。”

        张一没有忘记造房子。

        总有一些学生需要家长培读。

        这部分家庭需要购房。

        把后来收购的22号农场五平方公里,也就是一千公顷土地改成住房用地。

        平均每栋房子用地一千平方。

        建筑占地两三百平方,前后院七百平方。

        理论可建房一万套。

        去掉内部绿化、公园、人工湖、车道...面积。

        实际只能建造别墅六千栋。

        按米国人的尿性,完成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二十年。

        张一不急。

        最差劲的情况,分它一百期,一边建一边卖。

        未来如果这些全部实现。

        房子卖掉,引来大量新居民。

        又因为附近都是农场土地。

        没有竟争。

        21号地上的商业建筑等于是商业垄断。

        垄断等于暴利。

        当然,张一不会干杀鸡取卵的事。

        租金肯定不贵。

        甚至很便宜。

        让商家有钱赚,学生买到便宜的东西。

        让达百罗小镇宜居。

        让张一卖更多房子。

        形成良性循环。

        别忘记21农场周边。

        还有月前刚刚收购的20、23、24、25号农牧场土地可以开发。

        包括21、22号农场,今年收购的六块地,共六千公顷。

        足够张一开发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