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2 / 2)

如果要生孩子了,由公家派医者看护,不论生男生女都有奖励。他自己则以身作则,不是自己耕种的粮食不吃,不是他夫人织出来的布他不穿。整整十年,不向百姓收税。

但确实没有提到卧薪尝胆的事。所以说,讲古籍中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但是,史书中也并非都没有提卧薪尝胆。至少“尝胆”的事情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有记载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道:“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汝忘会稽之耻耶?”所以,说史书中没有越王卧薪尝胆的事并不正确。只是和后来的传说相比,史书上所记载的勾践故事就相形见绌了。

南宋时,大量书籍都提到勾践卧薪尝胆,尤其是在小说和戏曲中。这些通俗的文艺形式很容易传播,勾践卧薪尝胆的事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了。

还有一件就是讲的是勾践问疾尝粪的事:战胜越国以后,夫差纵情享乐,耽于声色,弄了一身病。勾践进宫问安的时候,恰好宫人抬着吴王夫差用的便桶出来,勾践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用手沾一点粪便放在嘴里,尝后说:“主公的病到己已日就会痊愈,再到王申月就全好了。”

吴王听说后,亲自问勾践,勾践回答说:“我喜欢读药书,颇懂一点医道。凡人的粪便,须顺五谷的味道,违逆时气的就会死,顺时气的就能活。我刚才尝了尝大王的粪便,它的味道苦中带酸,正好应了春夏之气,所以我想,您在己已日可以痊愈,到王申月就全好了。”

吴王听了非常感动,许诺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病好之日,就放你回国。”后来,吴王的病果然如勾践所言好了起来,吴王也不食言,将勾践放归故里。

这个问疾尝粪的故事,相信现代读者大多不会喜欢,但它是勾践卧薪尝胆的进一步发挥,而且它能引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

比如:站在勾践的立场,我们会感叹,一个人忍辱含垢,竟能到这样的地步,其意志力的坚强的确无与伦比;站在夫差的立场,我们会警觉,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奴颜婢膝的人,卑殿的举动后面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过,它的真实性是大可怀疑的,传说而已,不可当真。

当然,勾践忍辱负重,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消灭了吴国,这是肯定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勾践在吴王夫差前来求和的时候虽然心有不忍,但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使吴王自杀身亡。至于这段历史当中的细节,不要说史书语嫣不详,就是史书记载了,根据早期史书的特点,也不一定就可靠。

这件事被后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