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朗尼的新招——高空太极
朗尼一直对研发所谓的必杀技痴迷不已,究其原因说出来或许有些可笑,完全是为了用来勾引MM的。
当然,朗尼毕竟不是傻瓜,他很清楚那些附带声光效果的必杀技,只存在于电影或是漫画之中,而现实中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因此他所研发的招式,只是赋予了篮球更高的观赏性,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看。
在这条另类的道路上,朗尼走的不算顺利,却也谈不上有多么的坎坷,毕竟以他如此出色的身体素质,即便那些招数多少有点华而不实,但对上一般人却也是威力巨大。
然而进入NBA之后,朗尼的对手不再是一般人了,在这里天才一抓一大把,身体素质好的实在太多,如果单论身体,他只能算是一流,只有勒布朗那样的人形怪兽才是最顶尖的。
于是,朗尼的球风也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手的变化,而渐渐地发生着改变。当然,那种臭美、爱现的性格却不是说变就能变的,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变。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华丽的招数毕竟不能当饭吃,并不能帮助他赢球,科比给的压力很大啊,所以他现在更多地考虑起了招数的实用性。
当初的那个“三威胁投篮”,只是他众多创意中最系统、最完整的一个,论观赏性只是一般,但朗尼看中的是它那种举手投足间杀(伤)人于无形的飘逸感,很有点“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味道。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三威胁投篮”相对于他其它的那些招数,还算是比较实用(造犯规)的。只可惜,朗尼对于实用的界定显然还没能达到正常人的标准,因此“三威胁投篮”鸡肋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虽然在别人面前朗尼一直死鸭子嘴硬,但鸡肋就是鸡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不接受也得接受。那招对状态的要求实在太高,使用条件实在太苛刻,最终只能被无奈地雪藏了。
然而,生命不止创新不息,尤其是科比常常在暗地里对他那些引以为傲的招数嗤之以鼻,更是激励了他,所以朗尼对新必杀技的研发是不会停止的。只不过要开发出既实用又拉风的招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无数次的尝试所换来的,都是些比鸡肋更鸡肋的鸡肋,呃,连鸡肋都已经称不上了,只能说是垃圾。
正所谓天道酬勤,在朗尼不懈的努力之下,他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的曙光。也就是他刚才用的那招——高空太极。
呃,因为目前这招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所以朗尼只是随意起了个名字,算是小名,等真正完成之后,他会重新起一个更加响亮拉风的名字。不过这个小名也不是白叫的,顾名思义,这招显然是在空中使用的,或者简单说是起跳后的进攻技巧,而且还包含了太极中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之效用。
一般情况下,人在起跳之后,由于空中无处着力,通常很难再做出什么复杂的动作,即便拥有出色的弹跳和滞空能力,最多也只能靠着腰背发力再配合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做一些简单的空中闪避动作,但这种闪避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失去平衡。
就像刚才的戈登,起跳之后因为身体无处着力,所以根本无法有效地躲闪朗尼的撞击。同样的,作为进攻的一方,朗尼在撞到戈登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平衡,理论上来说,失去了平衡,他的投篮应该是盲目的,或者说是象征性的行为。但事实上,朗尼的那个三分却绝对不是乱丢一气,在与戈登发生身体接触的时候,他从对方身上借到了力,找到了新的平衡。当然,要在空中调整平衡并不容易,朗尼虽然在借力之后并没有完全失衡,但出手肯定是受到了不小的干扰,绝对没有正常情况下投篮那么稳定,而这也正是他会选择打板的原因。
严格说起来,“空中太极”并不能算是朗尼发明的必杀技。首先,它只是一种在空中协调身体平衡的技巧,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招式。其次,这种技巧也不是朗尼第一个发现的,几乎所有球员都会在与对手发生身体碰撞的情况下,或有意或出于本能地做一些反射性的平衡控制。但是,像朗尼这样挖空心思深入研究的,估计还真的是第一个。
朗尼会研究这个玩意儿,说起来还是当初“吊威亚”时产生的灵感。
起先在“荡秋千”的时候,他仅仅只是想让自己的身体熟悉并适应那种失衡的状态,希望从中摸索出如何在失衡时提高命中率的办法。但后来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种练习似乎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毕竟腰上多了一根绳子,有了借力的点,那么控制平衡显然要容易得多。可是比赛中能吊根绳子再上场吗?这显然不可能,即便朗尼不嫌难看、丢人,裁判也不会允许的,毕竟这是篮球,而不是表演杂耍。
就在朗尼感到有些失望的时候,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比赛中的确是不能“吊威亚”,但是真的就完全没有借力的办法了吗?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得不说,朗尼是个喜欢思考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