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女主的早夭炮灰小公主5(1 / 2)

宜妃对于思思的提议, 显然听到了心里,她这几日都忍不住琢磨起这件事来。

她没有闻清欢对慕容复的情意,更没有觉得女人没了男人活不了。

若是八皇子成为新帝, 那么她便是太后,到时候两宫太后垂帘听政,难道不比现在当妃子美?

宜妃越想越兴奋,竟开始天天盼着慕容复早点死。

慕容复五十岁生辰前一天,长公主带着小儿子顺利回京, 那日慕容复带着闻清欢一起迎接她的回来。

只见长公主一身蒙古贵族打扮, 那酷似先后的双眼泛着泪花,她朝着慕容复跪下行着大礼。

“儿臣给父皇请安, 愿祝父皇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慕容复同样眼眶微红,忙上前几步扶起长公主,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闻清欢带着思思站在一旁, 两个人就像是背景图, 静静看着慕容复与长公主的父女情深。

终于长公主与慕容复续完旧, 转头朝着闻清欢行礼道,“儿臣给皇后娘娘请安。”

闻清欢点点头, “无需大礼回来就好。”

这时思思也俏皮福身道,“大姐姐安。”

长公主点点头, 慕容复带着她走在前面,父女二人聊着天。

慕容复像极了十足的慈父,“朕已经让人为你将公主府修建完毕,若是想你的母后, 便先在宫中住上几日, 你皇祖母这几天身体不适, 你多去看看她。”

长公主感动道,“儿臣想多陪母后一段日子,这些年儿臣一直在蒙古,虽每年都回来,可为母后上香的时候屈指可数,实在是不孝顺。”

果然慕容复表示,长公主想在宫里住多久都可以,随她的心情。

闻清欢今日穿着凤袍,装扮更是端庄大气,那手腕各戴着凤纹金镯。

虽然不再年轻却风韵犹存,只要没人和她说话,闻清欢便宛如背景图只静静听着。

倒是思思身着鹅黄色的长裙,年纪虽小却打扮清丽。

因为样貌继承了闻清欢和慕容复的优点,倒有小美人之姿。

思思小声在闻清欢耳边说道,“这大姐姐一回来,我的地位就直线下降了,父皇都看不见我了。”

平日里慕容复对思思很不错,毕竟长女嫁人,这后宫唯一的嫡公主就只有思思了。

又因为思思出生时,是闻清欢和慕容复感情最好的时候,慕容复对思思的疼爱并不减半分。

但慕容复却越发挑起闻清欢的刺,特别是临近长公主回京的这段日子。

闻清欢小声回道,“你父皇心里是有你的,只是你大姐姐刚回来,难免会更加疼惜她。”

近两年闻清欢和慕容复的关系疏离起来,宫中隐隐有闻清欢不及先后贤惠的传闻。

这些传闻也许对闻清欢并无打击,她自来相信清者自清,但传闻到了慕容复的耳朵里,他竟不似从前一般袒护闻清欢。

也许在他心里的两相对比下,闻清欢确实不如先后贤惠大方。

先后虽然害得闻清欢多年不育,但她协理后宫却是一把好手,勤俭节约,各相制衡。

若是慕容复喜欢谁,还不等慕容复先开口,她便已经先提拔到慕容复身边。

可闻清欢却不同,她不像先后那本有眼力劲,哪怕慕容复都明示了,她也做不到把人送上龙床的行为。

走在前面的长公主突然回头。

她眼里带着追忆的说道,“当年父皇的旧人,如今便只剩下皇后娘娘了。”

慕容复许是被勾起往事,双眼同样带着怀念的点头道,“对呀,真是物是人非。”

长公主又将目光落在思思得身上,瞧着思思笑得这般无忧,她心里突然一刺。

“三妹妹长得可真快,如今已经十岁了吧?虚岁算起来也该十一了,不知将来会便宜哪个蒙古亲王。”

慕容复没说话,这让闻清欢猛敲心中的警铃。

她忙拉着思思说道,“如今思思还小,不需要操心将来婚嫁之事,本宫就这么一个女儿,自是不想委屈了她。”

长公主苦涩笑道,“果然皇后娘娘的慈母之心与母后当年一般无二,可惜她走的太早了,竟没看见儿臣出嫁时的模样。”

好家伙,慕容复的脸色瞬间难看。

长公主被他嫁去蒙古和亲,连死两任丈夫,如今只能守寡,这婚事自然说不上好。

若是思思到时不嫁蒙古,便是慕容复偏心。

慕容复并没有责怪长公主,反而朝着闻清欢冷声道,“不小了,她的长姐也不过十三岁便朕排忧出嫁,既然你们母女无事,便先行回去吧,朕先带着熙儿去看看先后。”

熙儿便是长公主的小名。

闻清欢睫毛轻颤嘴唇微抿,站在原地看着慕容复和长公主渐行渐远。

此时闻清欢心里带着说不出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失望透顶吧。

曾经那个令她心动的少儿郎,也开始变得陌生疏远,他们已经渐行渐远……

思思上前扶着闻清欢的手臂,“母后,你还有我。”

闻清欢看向思思伸手轻轻拍在她的手背上,深吸口气露出一个微笑。

“走吧,陪着母后回宫吧。”

在这个冰冷的深宫内,唯有自己的骨肉,才能一如既往的陪着自己。

慕容复的寿诞举办的格外热闹,特别是长公主出尽风头,他更是当着众人的面,夸赞起先后会养育孩子。

思思坐在闻清欢的身旁,明显感受到闻清欢错乱的呼吸。

她虽然坐在慕容复的身旁,哪怕是穿着凤袍带着凤冠,可依旧感觉与慕容复相隔甚远。

太后看着儿子这般落闻清欢的面子,又瞧着闻清欢的失态,忍不住叹息摇头。

她站起身打断道,“哀家身体不适,你们年轻些聚聚,哀家就先回宫了。”

慕容复忙问道,“母后是否需要宣太医?”

太后摇头道,“只是年纪大倍感疲惫,若非你寿诞哀家都不愿意过来。”

“那母后路上小心。”

目送太后离去,慕容复被打断也不继续赞美长公主,只是亲自为长公主赐菜。

逢年过节宫中摆宴,皇上都会第一个赐菜给皇后,这是慕容复第一次忽略过闻清欢,直接赐菜长公主。

他这是在告诉别人,长公主乃是他的嫡长女,地位尊贵无人能及。

闻清欢哪怕性子淡然,如今面对这样的打脸也忍不住觉得难堪。

慕容复瞥过面无表情的闻清欢问道,“皇后可有何异议?”

这简直是公然打脸,可闻清欢终究是皇后。

“臣妾没有异议,只是身体略微不适。”

慕容复端起酒杯不再看她,转而又看向殿中心的歌舞。

这时玉嫔举杯说道,“嫔妾想要敬皇上一杯酒。”

慕容复端酒看向她露出笑颜,“好。”

“嫔妾祝皇上洪福齐天寿与天齐。”玉嫔说完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有玉嫔露脸,其余的高位妃子都纷纷敬酒,最后只剩下闻清欢动也没动。

思思知道,慕容复的所作所为狠狠地伤了闻清欢的心。

二人私底下的冷战,并不如明面上的打脸痛。

天气渐暗,闻清欢带着思思缓缓走在宫道上。

她看着天边的一缕霞光,突然轻声说道,“当年姑母在世时,我第一次进宫天边也有这一缕霞光,那日慕容复跑在宫道上,不小心与我撞在一起。”

“我从未见过如此金贵的少儿郎,玉冠红袍,唇红齿白,他与我一般大小,原来是宫中的小皇子。”

闻清欢谈及与慕容复初见,美眸中带着怀念和笑意。

思思歪头轻声问道,“母后,然后呢?”

闻清欢嘴角含笑继续说道,“姑母是宠妃,与如今的太后不睦,可慕容复却喜欢找我玩,我们互相信任,互相了解,本以为乃是知己,却不知这是情起。”

“我自芳心暗许,他亦知我心。”

在闻清欢的记忆里,慕容复的笑颜如此深刻。

那俊秀干净少儿郎,迎着红墙宫道奔来嘴里一直喊着,“清欢,来参加我的择妃典礼吧。”

可如今的他渐生白发不再干净,仿佛记忆里的少儿郎不曾出现。

闻清欢拢拢斗篷看向思思问道,“你觉得你的父皇有没有变?”

这是闻清欢第一次问这种问题,也许是今日对她的打击太大,一时间竟有些受不了。

思思停下脚步直直盯着闻清欢,“若是情深又岂会变?情深之人自不会变,父皇早已不似从前,如今也越发的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