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哀痛是那样的真切而朴实,最能触动人的情肠。年纪最小,心也最软的云霞已经悄悄红了眼眶。
“老人家。”景曦温和地问,“你们的田地被淹之后,里正没有上报请求县衙减免赋税,发放救济的银粮吗?”
陈老方才已经听周主簿介绍过了,这位年轻漂亮到几乎有些雌雄莫辨的少年是他的‘少爷’。陈老知道周主簿是州衙中人,几乎立刻就会错了意,将景曦当作知州或是同知家中的公子。
这也正是景曦所希望的。
“没有。”陈老苦笑着摇头,“报上去了也没用,县衙不会管我们的死活。”
话中隐含怨怼之意。
景曦接着问:“那受灾的一共有多少户,被淹的地一共有多少亩?是今年雨水格外多吗,怎么今年突然淹了?”
前一个问题陈老答得快:“我们附近三个里位于刘家田庄下游那部分的田,基本上都淹了,大约三百亩地。”
后一个问题陈老却没回答。
齐朝以一百户为一‘里’,附近三里,也就是三百户人家。按照正常情况来考虑,其中约有一半是租种富人地主田地,即所谓佃户。剩下的人家,田地未必全集中在一起。故而,三百亩听上去不多,其实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景曦目光沉沉。
所有人的目光都情不自禁地集中在她身上,等着她发话。
然而景曦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却是看向了陈老身后的方向。
“有人来了。”她道。
跌跌撞撞跑过来的是个少妇,跑到近前,停下来喘着气,满脸惶急道:“爹,出事了!”
一句话没说完,她注意到陈老身前还有一群衣着格外光鲜亮丽的‘贵人’们,顿时进退无措起来。
“秀芝,你说呀?”陈老急急问,“家里怎么了?”
秀芝缓了口气,也不发愣了,一张嘴带了哭腔:“爹,二爹他投河了!”
陈老僵在原地,半晌颤巍巍把手里锄头一丢,也顾不得许久未见的周主簿和明显看上去就是富贵人家的景曦一行人了,拔腿就跑。
那叫秀芝的少妇也紧跟着猛跑起来。还不待周主簿开口说话,二人已经狂奔而去。
景曦:“……”
听了那少妇的话,任谁都不可能责备陈老无礼。景曦沉默了片刻,道:“跟上去。”
“二爹是什么意思?”云霞小声问。
景曦自己也不太知道,她看了谢云殊一眼:“是叔父的意思吗?”
谢云殊道:“应该是。”
他见景曦神情看不出喜怒,心有诧异。
以目前情形来看,凤鸣知县一个失察民情之罪几乎是铁板钉钉了,晋阳公主为什么还是一副不辨喜怒的模样?
景曦突然道:“去打探一下消息,看他说的是真是假。”
其中一个护卫应了一声,立刻离去。
景曦道:“现在有几桩疑点,第一,今年凤鸣县并没有格外多雨的现象,为什么偏偏是今年宝河河水漫堤;第二,陈氏所说到底是真是假,细节有无出入还不确定;第三,为什么偏偏今日有人跳河,太过巧合。”
谢云殊问:“公主是怀疑此中有诈?”
景曦不答。
片刻之后,她轻声道:“希望是本宫多心了。”
— — —
“爹你醒醒啊!”“好端端怎么会想不开,幸好救的及时。。”“娘你别过去,爹还没醒!”“老天爷你把我也带走吧!”
狭小的屋子里哭声一片,床板上躺着个湿淋淋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人,是个并不高大的小老头,身体僵硬一动不动,若非胸口还在轻微起伏,简直与死人无异。
陈老踉踉跄跄走过去,哑声问:“二弟这是怎么回事?”
跪在床前垂泪的中年人回过头来,喊了声大伯,哽咽道:“爹他自从田被淹了,就一直愁苦,昨晚还说,他半辈子也就攒下这几亩地,地要是保不住了,他也没什么好活了……”
中年人抹泪道:“地没了还有人呢,人在就好,爹他怎么这么想不开啊!幸好发现的及时,要不然可叫我们怎么办啊!”
陈老没说话。
对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说,田地就是性命。
他情不自禁地想:自己要是还在县衙里就好了,就能……
想到这里,陈老自嘲地苦笑一下。
自己在县衙里也是个庸庸碌碌的小吏,就算没被赶出来,也什么都做不了。
他原本就不算格外高大的身躯显得更佝偻了些,踉踉跄跄走到门边,心里满是绝望暗淡。
他的目光倏然定住!
——两辆熟悉的马车,就停在门外不远处。
马车低调而精致,和破旧的屋舍格格不入。
陈老知道,那辆车里坐着的是他的朋友带来的“少爷”,很有可能就是知州或者同知的公子。
他的手颤抖起来。
后面那辆马车车帘被揭开一角,露出了周主簿的脸。
下一刻,无视身边的秀芝惊讶询问“爹你去哪里”,他咬了咬牙,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毅然朝着门外的马车走了过去。
悲苦的哭声从车外飘进来,带着撕心裂肺的意味。云霞已经红了眼眶,谢云殊也禁不住轻轻叹息。
唯有景曦神色冷凝。
“你说。”景曦静静听着车外传来的哭声,轻声对谢云殊道,“云殊,这场水灾是天灾呢,还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