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耳目 (2 / 2)

景曦再也无法维持平静的神情,猝然变色:“该死!”

谢云殊只略一想,就明白了景曦压不住怒气的原因——周主簿早就提过,过年时宝河动工一事是由县衙报上去,在州衙记档过的——也就是说,此事不止与刘氏有关,凤鸣县衙也牵涉其中!

陈胜吓了一跳,惶惶不安地看向景曦。

“你去带路。”景曦勉强缓和下语气,“带我去河堤上看看。”

---

“他们怎么敢?”景曦轻声道。

她广袖一拂,将一套青瓷茶具全部拂落到地上,噼里啪啦一阵脆响,碎了满地瓷片。

连最得景曦偏爱的云霞都退至角落里,大气也不敢出,没人敢在晋阳公主暴怒的时候冲上去。

景曦咬字很轻,神情淡淡,全然不似动怒模样。然而只有她亲近的人才知道,这正是她怒极了的表现。

泥水未干,满目疮痍。

在看到河堤的瞬间,景曦暴怒之余,心底里更多的是庆幸——河堤上的缺口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今年降雨再多些,恐怕刘氏也无法独善其身。

刘氏自诩聪明,却不知若是他们运气差点,连田庄的地也要被一起淹没,颗粒无收。

不止如此,如果降雨再多出一倍,就连离河不远的几个里都可能被洪水吞没。

到那时,将会酿成难以想象的大祸。

景曦深吸一口气,勉强压下内心的愠怒,命谢云殊磨好墨,先写了一封信,命护卫飞马赶回晋阳,凭此信命林知州立刻调派人手赶赴凤鸣县修补河堤,并持晋阳公主令牌,将凤鸣县知县就地革职。

“公主。”谢云殊提醒她,“革职凤鸣知县难免会引来朝中瞩目,届时必然有人上奏弹劾。”

皇室公主没有资格插手朝政,晋阳公主景曦却可以。熙宁帝曾经默许她插手六部事务,直到现在,景曦在朝中的势力仍然不可小觑。

但她如果强行将凤鸣知县革职,奏折递进京中,立刻就会引来弹劾。

景曦道:“本宫知道,但本宫很快就要动身回晋阳,知州无权革职知县,假如本宫离开凤鸣县,知县却未曾被革职,你说这些乡民会不会被报复?”

她轻叹一口气:“本宫真想直接将刘氏的人处置了,但毁坏河堤是大罪,必须上报皇上,由他亲自处置,本宫才能将刘氏打压下去,不给他们脱身的机会。”

景曦沉默片刻,忽然自嘲地一笑:“这是本宫的封地,受灾的是本宫的子民,本宫却连为他们做主都要再三斟酌利弊,真是无能!”

谢云殊有一瞬的恍惚。

他从来没见过晋阳公主如此低落的模样。

晋阳公主不该低落的。谢云殊想。她就应该是最夺目、最明艳的鸽血红,骄傲美丽能令三春失色。

他安慰道:“公主是龙子凤孙,身份贵重,哪里有用白玉去碰石头的道理呢?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公主小心行事,正是谨慎缜密的做法!”

景曦不置可否地一笑。

她看向谢云殊,神情微微柔和了些,道:“云殊,本宫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谢云殊道:“请公主吩咐。”

景曦抬手,指向远处毫无声息的乡里:“本宫要你做本宫的眼睛和耳朵,去亲眼看看宝河沿岸受灾田地的情况,去倾听乡民的冤情和哭声!”

晋阳公主深谙语言的艺术。她明明是想让谢云殊亲眼去看受灾的情况,到时候上奏折和谢云殊联合署名,既可以让谢家为她分担一部分攻击,又能让谢云殊和谢丛真更加疏远。

但被她巧妙地一说,就像是她对谢云殊无比信任,委以重任一般。

“好!”谢云殊果然天真地跳进了晋阳公主为他设的圈套,“那公主呢?”

景曦没有答话,前方的护卫却调转马头,回来禀报。

“公主,刘氏田庄上有一队人马过来了!”

“正好。”景曦唇边浮起一个冷冽的笑意来,“本宫倒要看看,他们所为何来!”

作者有话要说: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孟子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