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先背书吧(2 / 2)

“这位神君,您若是把小仙两位朋友的下落告知,小仙感激不尽。”

那人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去南边的山头,替我采几株眠草,再到东边的山头,用眠草做诱饵,捉两只善鹿。”

元蓁没动。

虽然她明白这人的意思:想知道你朋友的下落,就得替我干活。

但她还是没动。

这倒不是她不担心星羽和阿莲,也不是她突然就傲气上涌,觉得不了这份气了。

至于真正的原因,说起来也很辛酸。

“你怎么还不去?”

元蓁讪讪地笑,“神君说的这两样事物,小仙一个也不认识。”

——对,这才是现实。

原本她觉得,自己在君氏看得藏书也不少了,对天界特有的一些动物和植物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

哪曾想到,才刚一出凌海,就在行家面前露怯了。

那人有些不满,“你不是说自己学过丹道吗?”

“不错。”元蓁实话实说,“但小仙刚刚飞升,对于天界的东西不了解也是事实。”

“刚飞升的?”

“不错,小仙元蓁,的确是刚飞升不久。”

“元蓁?”

那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突然道,“老夫方才吃撑了,你去给老夫熬一副药来。”

虽然这位怎么看都不像是吃撑了的样子,但还是那句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既然人家出了题让熬药,那她就老老实实答卷呗。

元蓁也没客气,在他采回来的那一堆植物里翻找了一番,找出了几样自己在书上见过的助消化的仙草。

然后就削石为鼎,削木为碗,按要求熬了一碗助消化的汤药。

“神君,您请用。”

那人接过木碗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接着,他仔细看了看那装汤药的碗,这才露出了自遇见元蓁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不错,不错,很有几分巧思。”

原来,元蓁配药的时候,他一直在暗中观察,见元蓁的药方明显不足,不由有几分失望。

但是,当他把汤药喝进嘴里细品,却又发现这药恰到好处。

一开始他不明所以,但新削的木碗散发出的草木清香气却提醒了他。

原来,元蓁是把那木碗也算在了药方之内了。

元蓁微微一笑,“神君谬赞了。”

“夸你就是夸你,什么谬赞?”那人又不高兴了。

到了这会儿,元蓁算是明白了,这人就是个脱离世俗的痴人。

在他眼里,世间的一切俗礼都是多余的,觉得你好他就夸你,看不上你就不搭理你。

他夸元蓁是真心实意的,元蓁的谦虚在他看来,就是虚伪了。

元蓁只能自己找补,“小仙只是觉得,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还像句话,也不枉那风老道在我面前把你夸上天。”

风老道?

元蓁怔了一下,恍然道:“您就是姜郎中?”

这位姜郎中,可谓是头一个元蓁没有见过就印象深刻的。

因为从小到大,元蓁还是头一回被人顺带夸奖的。

姜郎中哼笑了一声,问她,“风老道跟你提起过我?”

“提过。”元蓁捡着好话说,“风道长对您的医术颇为推崇。”

“推崇?风老道会推崇我?”

姜郎中冷笑,“他怕变着法是骂我才对。你这女娃娃,很不实诚啊。”

但元蓁觉得,自己很实诚。

所以,她就实话实说:“风道长的确是口是心非,但从他顺带夸奖晚辈的言辞里,晚辈可以听出来,他其实对您是十分推崇的。”

至于这话传到风老道耳中,当事人会不会羞耻,元蓁就管不着了。

相当初,她被风老道顺带夸奖的时候,也很羞耻呀。

没错,她就是在报当初的“顺带”之仇。

姜郎中才懒得理会她心里的弯弯绕绕,得知风老道其实很推崇他的事实,他的心情显然十分明媚。

这具体表现在他再和元蓁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温柔了三度。

只见姜郎中从怀里掏出一本看起来就很古老的兽皮书,塞到元蓁手里,温柔地说:“拿去,背完。”

给自己找了份作业的元蓁:“……是。”

应完了之后,她才猛然反应过来,“诶,前辈,晚辈那两个朋友究竟在哪里呀?”

对于元蓁打蛇随根上,立马就改称呼套近乎的行为,姜郎中赏了她一个白眼。

“少废话,让你背你就背。”

元蓁没办法,只能翻开兽皮书,从第一页开始背。

然后,她就迅速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因为这本兽皮书上记载的不是别的,正是自上古至今,天界的各种动物、植物、矿物等的名字、形貌、产地。

上面每记载一个物种,后面都标注着相生和相克的东西,可谓是百科全书。

元蓁说姜郎中是个痴人,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个药痴?

这样一本书在手里,她连自家姓什么都忘了,哪里还能记得自己还在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