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锦鲤饺子和状元饺子(2 / 2)

她想了想,跑到厨房去把这事告诉了袁嫂子,本以为袁嫂子会去劝劝钟姚,谁知袁嫂子听完只笑着说:“她说再包一架子,那就再包一架子吧,听她的。”

沈氏:“……”

感觉这铺子要完,现在就很是后悔自己为什么头脑发热就签了十年牙契呢?

钟姚从楼上下来,顺便带了浆糊,将昨晚让闫清写的两幅菜单一左一右贴在门前两边的木示栏上。

到了午时,内城的祭祀完毕,西门大街上便开始热闹起来。

袁记小吃向来都是好吃嘴们关注的对象,再加上今天新铺子开张,毫无意外又是整条街最热闹的地方,一些有心的老顾客甚至带了小礼品来。

钟姚大方收下,热情的往里招呼:“李叔你太客气了,快里面请,今天这顿我请了啊。”

被叫做李叔的老顾客指着门口的牌子问:“锦鲤饺子?这是什么?”

此时门口围了许多人在张望,钟姚正等着有人问呢,顺势清了下嗓子,扬声道:“各位,今日冬至吉日,又奉本店开张,小店特意为大家准备了锦鲤饺子,也为大家讨个好彩头。”

“到底什么是锦鲤饺子啊?”有人好奇。

钟姚笑吟吟的将人看了一圈,等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她才再开口:“锦鲤饺子,就是在馅儿里包了虾仁的饺子,我们……”

一声轻蔑的嗤笑声打断她:“我还以为能捣鼓出什么了不得的花样出来,结果不过就是虾仁饺子罢了。”

对面摊子的老板娘抱着手站在人群前面。

人都跑到袁记来了,她的摊子上只有不想凑热闹的寥寥几人,心中很是不忿,于是也跑过来看看袁记到底能弄出什么饺子来。

她无不讽刺的说:“还美其名曰锦鲤饺子,看不起谁呢,说的好像谁没吃过虾仁饺子似的。”

的确,沛城虽然不临海不产虾蟹,从外地运送来的虾在沛城算是金贵食材,但也不是什么稀奇到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

毕竟谁没吃过几场婚宴呢?在沛城,但凡条件好点的人家结婚设宴,桌上都必然会有一道富贵白玉饺,这白玉便是虾仁。

众人听女人这么一说,也颇有同感,期望太高,还以为袁记会有什么新奇的饺子,结果不过就是虾仁饺子罢了。

钟姚没在意众人失望的表情,笑了笑,不急不躁的继续说:“这包了虾仁的锦鲤饺子,只有十个。”

众人又好奇的抬头看她。

“谁要是运气好吃到了包虾仁的饺子,便可在小店免费吃半个月的朝食或午食,每日一餐,随便你吃多少东西,一律免费!”

人群嗡的一下就沸腾起来了,四下交头接耳的议论,竟有这么好的事?这袁记小吃的东西价钱不便宜,平日吃都得省着花,这随便吃半个月,那得多少钱?

有人不相信的再次确定:“半个月每天都来吃?随便吃多少?真不要钱?”

钟姚肯定的点头:“如果您运气好吃到了锦鲤饺子,小店必然说到做到,分文不收,当然,仅限在这儿吃,您可不能打包啊。”

“嘿,这可有意思,我倒要来看看我有没有这个运气。”

“走走,我们也要在这儿吃。”

“只有十个呢,快,先到先得。”

人们说着就开始急着要进店去,钟姚伸手又将大家拦住。

“诶——等等,我还没说完呢!”钟姚指了指门左边的木示栏,“那你们不想知道什么又是状元饺子吗?”

众人这才注意到左边木示栏上的字。

“哎哟钟丫头,你快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吧,状元饺子又是什么?”

钟姚抿嘴一笑:“这状元饺子啊,只有一个。”

众人再次轰然嘈杂起来,都有点跃跃欲试的想往店里冲了,却还是耐折性子听钟姚说完。

钟姚站在阶梯上,垂眼含笑盯着下面那个面色铁青的女人,一字一句的说:“有幸吃到状元饺子的人,规矩和锦鲤饺子一样,不过,他能免费吃的期限是……半年。”

钟姚刚一说完,人们再等不住,摩肩接踵的往里面挤,都怕进去慢了饺子就卖完了,铺子里面很快就坐的满满当当,钟姚和沈莲又招呼着客人往外面摊子上坐,没一会儿摊子也坐满了。

钟姚将人干不容易都安排入座,转身便见对面摊子的女人面如郁沉的还僵愣在门口。

她悠悠然踱步过去,不咸不淡的问:“要进去吃碗饺子吗?兴许你运气好,能吃到状元饺子呢。”

女人气的差点咬破舌头,抬头狠狠瞪了她一眼,转身忿然走了。

钟姚看着她背影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舒坦,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冬至大如年:此说法出自《清嘉录》

*佾舞:佾舞是古代祭祀时所跳的驱邪祈福之舞,古代乐舞的行列称为“佾”。“六佾舞”即每行六人,共六行三十六人。佾舞的规模因祭祀者的地位而定,如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士大夫用四佾等。

沛城祭祀用的是六佾舞,是因为宁王虽然一直不在沛城,但沛城毕竟还是他的封地,所以沛城的所有礼仪规格,还是按照诸侯亲王的规格而定的。

*三牢: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猪三牲为供品,称之为三牢。

*日晷: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