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1 / 2)

断掉的这把长剑,向来不离太子殿下的身。

武器,从来就是一个男人珍惜之物。

然而方才,太子还在轻柔擦拭剑身,这一刻,却折断了这把长剑。

暗卫低着头,咽了口口水。

可以想象,这一刻的太子殿下有多惊怒,情绪有多波涛起伏。

在战场上,素来就有修罗杀神名号的太子殿下,向来镇定自若,神态内敛,泰山不崩于顶。

哪怕当初,被数万乌国骑兵包围时,也能眼也不眨地迅速制定突围计划,勇猛杀敌,浴血奋战。

然而在听到暗卫说的那个消息时,却是头一次,失去镇定和从容。

俊美的脸盈着戾气,一双原本多情的桃花眼,有些发红。

很像一只,画定了地盘,却被其他雄性抢走雌性的猛兽,气息危险。

暗卫低着头,像鸵鸟一样装死。

这能怪谁?

楚姑娘一声不响,忽然说要嫁人,这是不讲武德啊。

要是少主一直在那杏花村待着,这俩早成亲了。哪有那书生的半点事儿。

别说暗卫偏心。

他是真觉得,那书生连自家少主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还成天趁着少主不在,各种殷勤小意的围着楚姑娘转。

呸。

趁着人家姑娘的心上人不在,就可劲儿的挖墙脚,这种人…

暗卫唾弃!看不起!

不得不说,杏花村真是一个好地方,能让人远离喧嚣,内心宁静。

从前一板一眼的暗卫,默默陪着楚莹莹,在杏花村待了两年后,也不免被那少女改变了些许,心理活动非常丰富。

面上不动声色,很像一个暗卫该有的样子,心里头却惊涛骇浪。

恨不得张口来一句:少主冲啊,拿下那秀才!抢回楚姑娘!

顾荆看着地上断掉的长剑,陷入了沉默,似是平静了些许。

半晌,才淡淡开口。

“何日成亲?”

太子忽然变得这么镇定,倒让暗卫有些不解。但暗卫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下个月初五。楚姑娘及笄之后。”

少主啊,都这个时候了,火烧眉毛了!您怎么还在问成亲的日子?

难道是真想眼睁睁的看着楚姑娘嫁给他人?然后成亲之日,再送上一份大礼,祝人家百年好合?

暗卫急的不行,脸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只偷偷打量太子的神色。

顾荆垂着眸,薄唇抿着,叫人瞧不清他心里在想什么。

那双桃花眼,看着跟寒潭一般,无波无澜,格外深沉。

“我知道了,你回去罢。”

这…这就让他走了?不下点什么命令吗?

暗卫有些挪不开脚,很想违背命令,多问一句,少主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明明那么在乎人家,哪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时候,还不忘记把老太君亲手训练的暗卫,放在楚姑娘身边,贴身保护着她,暗地里守着她。

还让暗卫日日不落的,专程给楚姑娘送一些零嘴美食;甚至少主爱屋及乌,在军营里遇见了楚姑娘幼时的玩伴,暗中也对那罗鸣照顾着。

都对人家上心到这种程度了,怎么说放手就放手?

不应该啊,不能啊…

回去的路上,暗卫一边想,一边差点一路撸秃了自己的头发。

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通,太子到底在想什么。

四皇子正跟刘老将军对阵下棋,忽的就见太子闯入了帐中。

“给我三万精兵,我去擒乌国主将,砍下他的头!”今夜就结束战役。

太子紧抿着唇,一身气息几乎凝结成霜雪,冷得厉害。

刘老将军和四皇子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太子是受了什么刺激。

然后,战场上乌国的人发现,大令的修罗杀神疯了!

本来就见到他们跟砍木瓜似的,一刀一个,刀刀致命,手段和气势都狠辣到极点。

今夜更是带着数万精兵,一路攻到乌国的驻扎营地,跟不要命似的,杀到让人心里发麻。

乌国主将握着刀戟,迎战大令太子时,心中都有些愕然。

仗打了两年多,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他们乌国已经想过撤兵,因为打不过。

可没想到,就在他们想要撤营的时候,那大令太子却势如破竹,一路杀到此处。

好啊。

大令太子也太小瞧他们乌国了,你人都攻到我们大本营来了…还想全身而退?这不是瞧不起我们吗?

如此大好机会!

若是能生擒大令太子,正好可以树立一下乌国的威名,然后力挽狂澜。

兴许还能借着此事,在大令身上咬一口肉下来。比如让对方割几座城池,送上几个和亲公主,年年上供…

想着此事的转机之处,乌国主将也有些兴奋,顿时吩咐手下的将领,尽量生擒大令太子,别伤到对方性命。

他打着的是这个主意,顿时看大令太子,就像在看砧板上的肉。

然而顾荆那双眼,却像是燃着火焰,冷冷的看着他。有种暗藏在冰山下的疯狂之意。

那眼神看的乌国主将有些心惊肉跳,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战事激烈。

乌国主将发现,那大令太子竟然全不防守,任凭战场上的士兵,刀枪剑棍的砍上去,见对方一身是血,摇摇欲坠了。

乌国主将忙喊道:“生擒!生擒!莫伤性命!”

若真杀了大令太子,可就不死不休了。

如今乌国和大令开战许久,也摸清了对方的底子,知道若真打起来,自己这边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这太子活着,比死了价值更大。

有了他这一声命令,战场上的士兵,顿时有些束手束脚。

砍吧,不敢朝人家的要害去砍。

想要生擒吧,那太子武艺实在是高强,你捉不住。

就这么一耽搁,顾荆的身影,慢慢到了乌国主将跟前。

乌国主将呵呵笑道:“还不束手就…”

他话还没说完,大令太子显得摇摇欲坠,有些虚弱的身体,忽的爆发出一股气势,人像离弦之箭一般,到了乌国主将身前。

这变故如此突然。

众人还在怔愣间,大令太子已经抿紧唇,绷着一张俊脸,唰得砍下了主将的头颅。

鲜血,溅到了太子的盔甲上,他俊美的脸,没有半点波动。

战场上,有一瞬,鸦雀无声。

杏花村。

楚家人开始准备嫁女儿.

这几日,田娘忙得脚不沾地,连布庄的活计也不去做了。

她跑遍了城里的各个首饰铺,想给女儿多攒一些好看的头面和首饰。

楚家原本就家底还不错,嫁女儿定然是要多备一些嫁妆的。

沈清虽然家底薄,但他考中了秀才功名,读书又好,又是个仪表堂堂颇为眉清目秀的少年,在村中口碑一贯就很好。

不少人料定他将来定会出人头地,有大前程,楚家这是找到了一个宝啊。

毕竟村里村外,从前有很多人托过媒婆,想要给他说亲,只是都被拒绝了。

如今再见到沈清这个香饽饽,落到了楚家手里,众人心绪不一。

有真心实意看好这门亲事,替楚家高兴的,但也有站出来拈酸吃醋,语气酸酸的人,比如说那罗大娘。

她家有个女儿,如今早过了及笄的年纪,可却因为眼光太高,这个看不上,那个又不想,导致一直蹉跎在家中,成了个大姑娘。

早些年,也不是没人给她说过亲,但那罗大娘不是个好相与的。这个挑那个捡,一张嘴说话就不留情,得罪了太多人。

媒婆好心上门说亲,但凡说的人选不合罗大娘的心意,就会被喷的一脸都是唾沫。

只说她不怀好意,尽给她女儿挑些上不得台面的歪瓜裂枣,是没安好心。

这样一来,媒婆也不敢踏入她家的门了。

旁人怕她那女儿被宠得太过娇惯,传了她的性子。

慢慢的,这姑娘就被罗大娘给坑了,一直蹉跎到了现在,如今常常藏在家中,也不出来转悠。

众人都在恭喜楚家找了一个好夫婿的时候,罗大娘酸溜溜道。

“肉在锅里滚,还不晓得稳不稳。”

她眼红楚莹莹的婚事。

先前呢,那丫头有一个武艺过人,又容貌出众的表兄,好不容易那表兄走了。

罗大娘正要看笑话呢,又冒出来一个考中了秀才的沈清。

罗大娘眼红死了,越想心里越酸。

她家那闺女都十九了,还未找到许配的人家。她每日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左想右想,都觉得心里不忿。

比起那楚莹莹,她闺女女红又好,做的饭菜又可口,啥都好,怎么就不能找到一个称心意的夫婿呢?

反倒是那楚莹莹,就一张好脸,还牙尖嘴利,做事也不牢靠,偏什么好亲事,都往她手里撞。

“这亲事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就这么高调。”

旁人见罗大娘,把嫉妒都写在了脸上,忍不住劝。

“罗大娘,你这是何必呢?你闺女没找到夫婿,也不赖人家莹莹啊,莹莹这孩子我们瞅着长大的,的确是个好姑娘。”

虽说莹莹常爱往后山跑,可她常摘了草药,看到村里年纪大的人,头疼脑热的,也会给人家诊脉送药,不收分毫。

是个心善的好姑娘。

“人家大喜的日子,乡里乡亲的,别闹得这么难看,笑一笑。别担起砂锅寻豆子炒,没事找挨崩。”

众人都这么说了,罗大娘只能灰溜溜的走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心里却更加气不过。

不管村里人是怎么看这桩亲事的,楚莹莹这里,却是极其的迷惘。

想着快要成亲了,她甚至神情都有些恍惚。

她说不上来,自己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只觉得,怎么就迷迷糊糊的,自己忽然就定了一个夫婿呢?

从小到大,她就想着,往后定然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夫婿。

首先要长得好看,其次要听自己的话,最后,那人还要…嗯…喜欢她一个人,不许纳妾什么的。

就得跟爹娘在一块过日子那样,一辈子就只守着彼此,恩恩爱爱的,什么事儿娘都能做主,爹呢,事事百依百顺。

其实,真要把这些条条框框,往沈清身上套,约莫也是能套得中的,可少女心中,就是有些说不出来的怅然。

她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像是在做梦。

后日就要成亲了,娘给她准备了许多头面布料首饰,满满的摆了一屋子,说这都是她的嫁妆,要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

而沈清那边,也在杏花村重新建了一个小院子,请了人来帮工。

那院子建成以后,比起从前在邻村的茅草屋,确实是不一样了,她嫁过去,也不会受什么苦日子。

据说这些银子,是沈清考中秀才以后,朝廷分发的,每年会给他八两银子,还有额外的大米。

所以说起来,沈清也是吃皇粮的人了,不再是从前那样,家底清贫,两袖清风,连煎个草药都得去后山专门的摘。

而沈清的娘,每次见到楚莹莹都笑眯眯的,很是和蔼慈祥。

常会捏着她的手,给她手里塞一些吃的东西,像是很喜欢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似的,并没有半点婆婆的苛待和架子。

大概也是因着,曾经楚莹莹救过她一命,在王氏眼中,那便是贵人,不一样的,嫁进门来也是福星,得好好待着。

瞧。

日子到底是不一样了,什么事儿都顺着楚莹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