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就言行举止来说,席兰月好像有故意的成分,可其实她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所做的一切都是由规则所定。
简单来说就是分人论断,对于主动寻到这边的人,撇开与规则冲突的要求,能应允的事尽量全都答应下来。
对于无意间误闯进来的,必须先经历过重重考验,确定他们各自的性情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要相助他们。
她不过是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未见过后者这种情况发生,于是趁着这么好的机会看戏。
至于考验里他们所经历的事,她不否认自己确实动了那么点手脚,不过动的也就是无关痛痒的那种。
像是最初他们捡到的钥匙,故意拆成需要重新拼装的三份,既考验他们各自的动手能力,也能看出他们的合作性有多强。
又比如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道路,从一堆设定里挑出那么三个,从财力、勇气、运气三方面考验他们。
再然后是他们此刻遇上的,顺着他们的想法编出的剧本,不说精彩绝伦却也足以让人沉溺其中。
什么剧本可以够得上这种解释?那当然是放在哪里看都透着点不可思议的故事了。
男主角家世显赫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也堪称众人倾慕的文武全才。
女主角是身份同样不俗,琴棋书画女红韬略皆精,可温婉如水亦可正直坚毅的大家闺秀。
然后两个人因巧合相识一见钟情,在父母亲朋好友以及路人见证下,谈起一段两情相悦羡煞旁人的恋情。
故事的结局自然也是圆满了,两个人未曾经历分分合合,直接携手一生相伴终老。
作为初始的故事这确实无聊了点,而且在经历过这样的完美人生后,很难再升起体验别种故事的念头。
所以这种人生必须放在最后体验,前期还是应该走带了点缺憾的,还必须是拼尽全力也无法弥补的那种。
比如先天不足手脚或头脑有损的,又或是因为长辈方面的问题,一生难得富贵难得幸福。
处在这种环境里可以考验人心,究竟是选择以德报怨不计较,还是怨天尤人忘怀一切不幸的事,都可窥见做出选择者的本性。
第一段剧本和最后一段剧本确定了,处在中间的也就好办了很多。
把第一段里拥有的抹去,失去的部分补回来,再调整下基础的人设部分,那就成了第二段人生的剧本。
第三段就在第一第二段基础上,进行如此这般的增减,依次类推直到最后的完美人生。
为了增加剧本的趣味性,除了第一段人生剧本没有记忆,之后的人生都会记得上一世。
不过仅限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带着满足和遗憾进入新一段人生,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和失去。
不过这么好的剧本还是出了差错,三个人中有一个不按套路走,在经历第一段人生的时候,就似乎已经察觉到这是剧本。
对于自己的得失全然不在意,旁人的谩骂或夸赞也不在意,就一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混日子避开所有的剧情。
混过第一段来到第二段,他的态度更显得诸事不在意不说,还带了那么点兴致勃勃,认真比较起前后者的不同。
这个完全背着她的剧本来的人,就是次次轮到最后一个选择的祁禄。
看之前他们所经历的,她曾以为这人缺乏机会,但就他现在的表现来看,或许这本身就是他计划的一环。
他早就猜到选择未必如表面所见的,于是优先让其他人做出选择,自己“迫于无奈”选了最后一个。
既是知道一切并非真实,认真度日便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丝毫波澜地度过一天又一天,等着人生最后一天到来,也算是挨过剧本的不错方法。
不过这人不想走剧本就算了,偶尔看天或是看别处是怎么回事?
就好像知道自己被人围观,故意摆出心事重重的模样,等着看的人加以吐槽。好吧,她确实很想吐槽来着,这世上怎么会有这种人的?
眼见身边那么多人生离死别,经历一次次得而复失的绝望,还能一副全然不当一回事的姿态。
就算知道一切不过假象,完全把自己从里面抽离很难,更别说是明明身在其中,情绪连一点变化都没有,跟泥塑捏的人没两样了。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不是人啊?看着你父母兄弟姐妹死了,一点伤心难过都没有是什么情况?
正常人不是看个感人的电视剧,都有可能产生共鸣然后眼泪汪汪吗?你还是故事里的一份子呢,为什么跟石头一样不带半分感情?”
实在看不下去的席兰月,在最后一个剧本开始之前,果断把祁禄从里面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