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月饼(1 / 2)

“秦王殿下, 您是皇上同胞亲弟弟,这事您不说句话?”

刘国公这么一说,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秦王身上。

说真的,不少人对高皇后独断专行让七皇子监国还是不太赞同, 或者说不太痛快。

一部分人认为至少应该两三位皇子监国,另一部分则认为就算是只让一位皇子监国, 也该朝中大臣投票选出来, 怎能独断专行。

而且最关键的是, 刘家在朝中显赫二三十人了, 虽然如今声势不如从前, 但是依旧是枝叶繁茂,在朝中关系网可以说根深蒂,除了铁杆的大皇子派,倾向大皇子的朝臣也不少。

这些人一面为了保大皇子, 一面为了自保甚至图谋从龙之功,当然不会赞同萧颜监国。

因此还没等秦王想好到底怎么说,刑部尚书抢先开口道。“秦王殿下可得去好好劝劝皇后娘娘,便是皇上身体有些微恙,皇后娘娘乱了方寸, 这监国之事非比寻常, 怎么能仓促下决定。”

另一个朝臣也道,“臣等不是觉得七殿下人不好,但是七殿下年纪尚轻,这朝中上下大小事项, 对七殿下也太为难了些。”

你一言我一语的,围着秦王说了半天,说的好像秦王如果不去找皇后娘娘好好提提意见,就成了不负责任之人。

秦王本人从来就不是特别能言善辩的人,面对这个局面,顿时犯起愁来了。

要说起来,他当然是不是真心实意的希望萧颜上位。

毕竟如果萧颜要是成为太子甚至皇帝的话,那姜氏岂不是要母仪天下,她闺女抢了未来皇后的前夫,别说姜氏日后翻身会不会计较。

就是不计较,这话传出去了也够难听的了,正史里不好说,野史里估计是能够留个名字了。

但是感情归感情,理智归理智,秦王知道自己的水平,以前有梁帝罩着,当个安闲富贵的王弟还是很舒服的。

这大皇子和七皇子争起来,这当个马前卒,被人当枪使,他可没有这个打算也没有这个本事。

因此他求救的看向首辅,首辅大人却正好看向旁边,和他身边的豫王说话。

秦王想了想,今儿这个场合若是不表明态度,等回头还不知道有什么麻烦事呢,还是得把态度立起来。

因此他想了想道,“诸位大臣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是只是暂时监国而已,等皇上过几日身子好起来了,自然能够理事,也就不需要七皇子监国了。”

“再说,七皇子性格温和稳重,文武双全,便是少了些经验,还不有各位大人帮扶么。”秦王说完这话,也不等那几个朝臣反驳,又道,“眼下这会儿皇嫂心情正不好,本王也不太懂得朝政,就不去裹乱了。”

说完这话,他也不和人打招呼了,抬脚就走,看那步伐速度之快,不知道的还以为秦王殿下也是个武功高手呢。

真高手刘国公看着秦王远去的背影,简直恨不得在他背后补上一巴掌死,拍死这个货。

他先挑了秦王开口就是笃定秦王应该会反对萧颜监国,毕竟对于秦王来说,如果萧颜成了下一任皇帝,绝对不会比大皇子成为下一任皇子强。

哪里想到秦王这怂货,被人说成这样了,竟然还不松口,说完话就直接溜走了。

刘国公心中暗暗恼火,要是早知道秦王这个表现,他就让刑部尚书先开口带节奏了。

眼下这局面,他还是得争取一下,因此刘国公转头看向了豫王殿下。

豫王殿下本来正和首辅说话呢,看刘国公看了过来,忙道。

“要我说,我那几个皇侄儿都不错,那虽然是谁都行,皇后娘娘既然安排了七皇子,那就是七皇子了,按照规矩说,他也比其他的兄弟名正言顺些。”

说完豫王还哈哈笑了两声,胖乎乎的脸上是一片真诚。

这个比秦王还无赖!刘国公深恨这几个人,暗道等日后大皇子上位了,绝对不会放过这几个人。

他转头看向其他几个说的上话的,承恩公自不用说,他是皇后的同胞亲哥哥,只有支持皇后的份儿,首辅那老狐狸也不可能上钩,次辅是他的人,但是分量明显不够。

若要煽动群臣反对,理由其实也不够似,毕竟萧颜都还没走马上任,也没出什么纰漏,豫王虽然滑不留手,但有一句话说的也没错。

萧颜虽然是半路出家的半个嫡子,但是占了这一个字,就占了大义。

说到底,还是这个嫡字惹得麻烦,也怪不得当年他父亲老刘国公想方设法想要把刘德妃扶持上皇后的位置。

事实上,要按照刘国公的计划,他是想从云真人那边慢慢下毒模糊了梁帝的神志,然后忽悠梁帝结合朝堂上推动废后的。

反正太子都死了,七皇子不是高皇后的亲生子不说,还是半路出家的嫡子,如果能够废后给大皇子让位,也不是说不过去。

高家虽然也有点根基,但是和刘家真没法比。

眼下梁帝突然出事,他的计划全盘被大乱,还被高皇后给抢占了先机,事情就棘手了。

刘国公虽然不忿,但是眼下这个局面,七皇子本人有没什么明显的黑点,他也没法把萧颜拉下来,只好把一口老血压下来,暂时认了。

刘国公忍不住想起当年他父亲在的时候刘家的权势,一呼百应不说,皇帝也不能太违背他父亲的意思。如今他父亲已经去世,往日荣光不在,实在让他想起来就心中酸涩。

不想今儿憋屈的事情还没完呢,他愤愤然的刚要离开,门口两个带刀侍卫就拦住了他。

“刘国公大人,您还不能走。”

“怎么的?你们拦着我还要做什么?”刘国公警惕的道,“难道皇上才病倒了,皇后娘娘就想排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了?”

“您这话说的是什么话!”承恩公之前一直都没说话,此时却不得不替皇后辨别一二了。

承恩公长得身长八尺,高大硬挺,五十岁的年纪看着还是挺硬朗的样子,相貌倒是比皇后还要更好些,尤其眉宇间一派正气,看着就让人十分信赖。

此时他横竖已经站出来了,说话就没有那么在意了,冷笑道。

“我还要说,皇上才病倒,某些人就想给皇后娘娘抹黑,想要扳倒皇后娘娘,好让自家人上位呢,这事某人干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吧。”

刘国公瞪着承恩公,手都快气的哆嗦了,“你血口喷人!”

“我又没说是谁,你那么快承认做什么!”承恩公冷笑,“这两位侍卫只是拦了你一下,还没说什么事情呢,你就心急如火的跳出来,估计是真有什么心虚吧。”

其实刘国公是担心皇后来个釜底抽薪,一不做二不休,先杀了自己,他虽然自恃武功高强,但这说别人的地盘,也不能不处处小心,时时留意了。

眼下和承恩公吵起来却是他意料之外的,但是这话也不能不驳斥,那么多朝臣都在呢。

不过这会儿首辅老头站出来阻止了,“这毕竟是宫中,不是吵架的地方。”

说完这话,首辅又问那两个侍卫,“皇后娘娘对刘国公大人有什么吩咐?”

那侍卫道,“皇上乃是服用金丹中毒病倒的,皇后娘娘查的这金丹乃是云真人献上,云真人乃是刘国公大人找来引荐给大皇子殿下,大皇子又引荐给皇上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刘国公您还是要说清楚啊。”

不少人消息还没那么灵通,真不知道梁帝是金丹中毒,只以为是中风还是别的病症。

毕竟梁帝的年纪也在五十往上了,这个年纪就算是马上死了,在历代帝王里面都不算是短命的,突然生个重病就更不稀奇了。

大家也没细究的意思,毕竟皇帝的身体状况,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打探的,一个不小心,谋反的帽子就顶头上了。

此时皇后竟然不避讳梁帝病重的原因,又指出送上金丹的云真人乃是刘国公送上的,不少人虽然没有直说什么,却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方面丹毒可不好解,怪不得皇后和首辅几位王公商量后急急忙忙的定下来皇子监国,另一方面,如果刘国公的话,的确有理由谋害梁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刘国公的野心也看在眼里,如果不是老刘国公去世,现任刘国公守孝三年地盘已经被挤掉了不少,便是谋权篡位,想弄个皇帝坐坐也不是没可能的事情。

连大皇子党的人不少人看向刘国公的眼神都有点微妙。

争夺皇位和谋害皇帝那可是两回事。

皇位争夺战哪朝哪代都有,如果不是特别的激烈,其实一般的朝臣并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丢官儿常见,但是性命还是能保住的。

然而这谋逆可就是另一回事了,谋逆轻则抄家流放,一般则是男斩首女入籍,严重的族诛九族。

上次齐王叛乱,但凡站在齐王那边的成年男丁都没有保住性命,女子儿童流放,家产自然不用说,没入宫中,几个领头的更惨,一家上下都没保住性命,还连累三族全部流放。

虽然京城受的影响少些,也有不少人家故旧受到牵连的,齐地就更不用说了,空了一大半儿,在平叛中表现突出的就地升两级的都有好几个。

如之前的东平守备于明远等更是得了重用,此时就带着御林军,官职也生了三级,还得了小爵位,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但于明远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倒霉鬼还真不少,谁没几个同年和同年的同僚呢,官场就那么大,拐着弯大家都还是认识的。

不少人就开始看向刘国公,刘国公心中也暗暗叫苦,云真人的来历,他还真解释不过去。

但是眼下若是被扣住了,就证明了这事和他有关系,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哪怕先跑了之后再想法灭口云真人也是好。

刘国公打定了主意,便板起脸来,“皇后娘娘实在误解了,此事老朽不知情。”

这话一出,别人不说,豫王先看向刘国公,胖胖的脸上小眼睛眯起来,云真人哪里来的大家都不知道,刘国公还能说这个话,这脸皮的厚度实在很让人赞许啊。

刘国公也顾不得周围人怎么看他了,说完了这话就往外走,他手上用力,两个侍卫被他一拨,顿时往旁边一歪,还真拦不住他。

然而,刘国公今天的运气大概是真的比较背,他刚把脚迈出门槛,门口一个黑甲将领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刘国公好身手啊,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了。”

来的人是于明远,他现在是御林军大统领,高皇后还是比较信得过他的,这次就调动了他。

萧颜和高皇后说起来刘国公,都认为刘国公不会乖乖低头配合调查,便把于明远派过去了。

不过于明远也没想到刘国公竟然是会武的,他见过几次刘国公都没察觉,可见这位的武功比起自己高出来不少,如果不是刘国公心急,仗着这朝廷中没几个会武的,一时不慎泄露了马脚,他还真想不到刘国公也是个高手。

此时看着刘国公,于明远的眼神就黯了一下,按住手中的刀,做好了准备。

于明远忌惮刘国公,刘国公也比较忌惮此人。东平城当时朝廷都认为应该守不住的,毕竟东平城人少,于明远也才到东平没多久,只怕环境还没熟悉呢。

结果固然有姜锦帮忙,萧颜潜往前线,殷飞虹出手等种种原因,但于明远本人的能力不容小觑。

本来朝中都认为未来最可以期待的武将应该是定南侯世子陆齐林,虽然朝中有几个老将觉得陆齐林性格有点浮夸了点,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齐王叛乱,平叛过程中所有人都大跌眼镜,陆齐林毁在桃色新闻中,而且还不是女色,是男色,差点造成大败丢城。陆齐林本人的能力如何不好说,这性情的确轻浮,不是为大将的风范。

于明远却脱颖而出,年纪不大,一步步升上来的,性情用兵练兵都很稳重,乃是走明谋正道的大将苗子。梁帝也很喜欢他,便把他提到京中,让他带御林军,准备好好培养一下。

刘国公本来有心动武,这人就是个极大的阻碍。

偏于明远和萧颜同在齐王之乱中脱身而出,两人还一起守住了东平城,自然是相识的,还有些同袍之情谊。

虽然梁帝用于明远做御林军的头,说明于明远没有站队,但刘国公心知肚明,于明远肯定多少会偏向萧颜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要把人拉拢到自己这边,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此时看着于明远,刘国公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暂退一步,高皇后这个时候绝对不可能杀了自己。

想要七皇子坐稳监国之位,需要服众,至于眼下,自己最缺的也同样是时间。

于明远见刘国公眼里的杀意冷淡了下来,自己心里也松了口气,手虽然还按在刀柄上,脸上也带了笑。

“国公大人何必太紧张,很没必要草木皆兵的。”

刘国公冷笑了两声没说话,“有没有必要的,我比你心里清楚。”

两人一前一后的离开,大堂里却一下子炸开了锅,即使明知道这不是个议论的好地方,不少人还是忍不住和同伴讨论了几句。

首辅大人这会儿却开口了,“各位大人,皇上虽然身体有恙,朝上的事情还是要处置的,各位大人该去衙门了,若有急事的便留下来,等会儿七殿下应该会安排地方处理政务,便可过去了。”

首辅都这么说了,大部分人都散了,当然背后讨论之类的自然免不了,也有三四人确实是有急事,或者要找事便留了下来。

首辅大人命人去禀报了后面,自己和几位朝臣一起留了下来。

不管如何,他还是要对这个朝廷负责,虽然他也认同七皇子的能力,但是在他看来,七皇子还是太年轻了。

其实是这会儿萧颜是一点都不消停。

梁帝突然倒下,造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皇后扶持他监国,别人不说,大皇子是一定要跳起来的。

萧颜本来还是想做点面子工程的,但是最后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还是变相软禁了大皇子。

好在因为梁帝是服用了云真人送上的金丹,而云真人又是大皇子引荐给梁帝的,大皇子难免还是有些嫌疑。

三皇子倒是出乎他意料,没有怎么跳起来,反而做出一副孝子贤孙的养在守在梁帝身边。

萧颜见他这样反而提醒了自己,这处理政务的地方索性就选在梁帝现在修养的偏殿。

一方面还能博个好名声,对外号称方便照顾陪伴梁帝,另一方面,也免得梁帝这里出什么幺蛾子,他也能及时得知。

这一切安排好了,萧颜这才松了口气,又让人送信给姜锦,告知姜锦已经安然无事。

他心里也有点担心姜锦那边的情况,虽然说他请了殷飞虹过去坐镇,且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但今天这个中秋节,是彻彻底底的过不好了,眼下这个情况,萧颜是不可能离开宫里的。

然而姜锦他也不希望她住到宫里,一方面固然是宫里毕竟不是自己家,而且人来人往,十分不方便,另一方面,这宫中阴暗之处,还不知道有多少暗暗潜伏的危机,绝对不会比王府更安全。万一的万一,他输给了大皇子妃,从王府淘跑也绝对比从宫里逃跑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