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科举之路 阿呆点点 0 字 2022-01-05

太子之死, 让朝野上下都深感惋惜,可朝堂依然需要运行,而且因为太子的身?体, 朝中大臣早有准备。

惋惜一段时间后, 所有人的目光就集中在皇太孙身?上了。

特别是太孙太傅、太师什么的, 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唐林, 情分不比寻常,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搭上关系就好,所以这段时间, 常有官员请奏,补齐皇太孙的老师之位。

泰安帝看着这些奏章, 他?必须尽快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不然要是他?也?垮了,那这些老狐狸们就要翻天了, 就算是现在忠心?于他?的臣子,日后也?不见?得会忠心?阿泽。

细数朝中诸臣,能胜任教导之责的渺渺无几?, 而且泰安帝也?不想让太孙有太多?束缚。

一个唐林算是例外?, 要是再来几?个如此年轻的,时日久了, 容易被他?们影响,泰安帝思虑良久, 终是下定了决心?。

太孙太傅由齐尚书担任,太孙太保由汤国?公担任,而太师之位,泰安帝在唐林的名字上点了一会儿, 终于还是挪了开?去?,由杨枢密副使?担任。

有这三人在,太孙只要不是太没用,就能在朝堂上顺顺当当。

不过唐林这边,泰安帝给他?加了个官是正三品的翰林学士,起草制诰、赦敕,是清要之官。

唐林接过圣旨谢恩后,同内侍寒暄了几?句,等内侍离开?后,便将圣旨拿回屋子里,同之前的圣旨f放一起。

这翰林学士并非寄禄官,也?是要去?干活的,这样算下来,唐林身?上已经有三份差遣了。

唐林有些愁苦,吏部的事务得花时间下去?,皇太孙那里也?要好好教导。

不过现在有了太傅他?们,自己的讲课应该能少一些,嗯,这些空出来的时间正好可以给翰林学士用。

唐林想的太好,他?的讲课并没有少,应该说,几?个老师中按时给皇太孙讲课的也?就一个唐林。

其他?的老师,都是在皇太孙有惑时,给他?解惑,一月才一次讲学。

而翰林学士院这边根据唐林的事物,象征性的给他?排了一日,不过一般并没有什么大事,他?只需在官家和大臣议事时,在旁边候着。

而唐林本来也?是常去?政事堂的,于是就变成了唐林在政事堂在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根据官家的意思,写一封圣旨。

这样一想,唐林觉得这个差遣也?还好。

叶楚山看弟子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就觉得牙疼,别人想得一样差遣都争破头,结果这人倒好,身?上压着三样,还这般模样,让别人知道了,被打都是轻的。

最近纪宇泽十分忙碌,除了多?出几?位老师外?,还有太子府的人手全归他?管了。

虽然在爹爹生病后,他?就全部接手了,但到底不同,以前爹爹在,下面的人行事总会顾忌几?分。

身?为皇太孙,有着天然的身?份优势,而且,纪宇泽也?并非等闲,不过两月的功夫,便将太子府内的事物理顺了。

而朝中事物,有几?位老师的帮助,他?也?在一点点了解朝中各部、各官的职权。

很快,就到了八月乡试,不过这事虽然同朝廷相关,但也?是上京府府衙举办。

没错,上京府还是有知府的,不过上京府的知府比较困难,上面压着一座座大山。

乡试由个主府府衙举办,而礼部要准备的是明年二月的会试。

与此同时,吏部也?得将宁朝各地的官员进行调度,这事变得越来越难办了,一次次会试下来,如今宁朝的官员极多?。

也?就偶尔会出现官员贪污受罚,造成空缺,可也?没有一次近百人啊!

纪宇泽现在有了个去?上京府府衙帮着准备乡试的差事,但每日还要去?政事堂听朝政,今日他?又去?政事堂了,为的,就是派官之事。

宁朝缺进士,但是不缺官,特别是在举人能补官的情况下,低品的官员大多?属于满额状态。

这时候有大臣提出,会试三年一次,这三年间受罚的官员虽然没有近百,但也?有几?十了,为何还会满额?

对此,吴尚书很无奈,说道:“一县之地若是几?日无长官还能维持,但要是数月无长官,那是要乱套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如何安排明年的进士,诸卿可有想法?”泰安帝问道。

赵尚书想了想,说道:“撤销举人出身?的官员?”

“你?想要引起举子不满直说,而且举子出身?的官员甚多?,新科进士可没这么多?。”吴尚书直接反驳。

“不若,开?启太学?”唐林说道。

闻言,泰安帝皱眉思考,问道:“朕记得太学是前朝学子读书之所,这和派官有何关系?”

“回官家,太学旧址还在,我们可以利用旧址 安置进士。”

“能考中进士的学子,定然是学富五车之辈,却并未学过如何治理一地,就算是到各部任职,但各部要求不一,他?们还需要再学。”

“还不如直接开?设学堂,新科进士在学堂学习实?务,如税收制度、吏制、户籍制度等等,期间,各地缺乏官员时,便可以取其中学的最好的进士前往任职。”

吴尚书听到后眼前一亮,这个方法着实?不错,一劳永逸。

而且新科进士们也?能学到东西,日后能更好地治理一地,就算日后入了各部,也?能减少一些适应时间。

“只是这样一来,进士们的名次不就无用了吗?若是状元,本该为正七品,结果若是因为他?太学成绩不好,便无法为官,这也?说不过去?。”礼部常尚书说道。

“没错,这样一来,对于名次在前列的进士,太过不公。”祁学士也?觉得不妥。

而吴尚书和齐尚书却觉得很妥当,让不懂实?务的官员去?治理一地,那跟坑害百姓无异,要是在任地乱来,那简直就是灾难。

他?们都是从下面一步步升上来的,也?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县。

“不若这般,进士们先?定品,俸禄照发?,之后根据品级前往任职地方,如此也?好解决。”泰安帝说道。

“没错,可以先?定品,然后再看实?务成绩,若是实?务着实?不佳的,便可以让该学子专研学术,也?算一种方法。”唐林点头应和道。

听唐林这么说,常尚书和学士们也?无话,总不能真的让不通实?务的进士去?祸害百姓吧!

“太学这件事,便由唐卿负责吧!你?也?是从知县步步上来的,知道民生,太孙协助,朝中的学士们也?能相助,而翰林学士之责,你?可以稍微放放。”

泰安帝左右看看,学士们虽然也?去?外?任过,但是政绩一般。

而较好的吴尚书和齐尚书,两人上次治理一地的时候,是在十几?年前,现在吏制都变了,整个政事堂里,居然只有唐兼之是能负责此事的。

说到最后,他?也?觉得唐林身?上的事务着实?多?了点,就给让他?将翰林学士的给停一停,其它的还是得做的,而且现在他?负责的吏部那两司还算清闲,正好。

唐林领旨后,当即划拉现在能用上的人,那些学士一个都不能放过,先?开?个太学会议。

只是虽然太学有旧址,但是太过破败,想了半天,直接在翰林学士院里最好,地方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