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暴君明君我全都要(5)(1 / 2)

六月末, 即使还未到盛夏,盛京的气温也已经有向蒸笼温度发展的趋势。

朝堂之上,傅摇光面色平静地盯着集体跪在下方请愿的一众老臣, 什么话都没有说, 给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还在那里站着的只剩下燕镇北和一个最近才被抬上来的青年丞相。

他们两人像是对这样的情景早有预见一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傅摇光身上。

至于之前和傅摇光的关系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燕镇北, 在经过了一个月对傅摇光的‘监视’,以及旁敲侧击打听自家闺女在宫中的情况后,总算是收起了最开始因傅摇光要灭他燕家满门而产生的敌意。

今天产生这一情景的原因, 大概还是傅摇光要进行的一次朝堂上的改革。

他准备将权力进行下放,将朝堂上的官员们进行职能的划分, 分出去了好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平时朝中的大小事由每个部分的几位专职人士优先传阅, 筛选出其中重要的事项上报。

譬如哪哪哪发生灾害需要赈灾, 哪哪哪的官员又做出了什么成绩能升官,哪哪哪又发生了什么普通官员没办法决断, 只能皇帝亲自决策的事项。诸如此类的折子, 才会被送到傅摇光的眼皮子底下。

像是什么问候啊, 吹捧啊, 扯东扯西的那种废话连篇的折子, 根本就不会送到傅摇光的手中, 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办事效率。

然而,就只是这样一项优势无限制大于劣势的改革,在提出之后,却遭到了全体官员的一致反对。

燕镇北和那个青年丞相文修还站在那里,不过是两人提前知晓而已。

傅摇光在决定将这政策公布之前,就首先叫来了文臣武将行列中职位最高的两人。

文修年轻气盛, 不拘泥于腐朽的传统模式。

无论是怎样的变革,只要是对夏朝发展有利,他都会秉持支持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至于燕镇北,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粗人。

朝堂上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他弄不来,只要不损害百姓的利益,随便傅摇光怎么搞。

最重要的是,傅摇光这项政策之中还包含了对军队的改革,军中的福利几乎是呈爆炸式增长。

他疯了才会反对傅摇光提出来的改革政策。

“圣上三思,这奏折怎可交给他人传阅!”

“是啊圣上,这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您不能因为中原统一就这么任性啊!”

“自古以来因皇权外流导致外戚专政灭国的事难道还少吗?更何况这种流落的可不只一家,这是想让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国家再次动荡吗!圣上您请收回成命!”

“请圣上收回成命!”

“……”

傅摇光听着下面一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在这说个没完,也不说话,就拿着勺子在面前的冰碗中一下一下地搅动着。

冰碗自然是燕秋月搞出来的。

这东西简直就是三伏天的福音!

他摇光星天不怕地不怕,唯一怕的就是天热。

之前一直不屑于花积分用道具的他,在这没有空调的万恶古代,总算是向闷热的天气妥协,跟188兑换了一个随身降温装置。

本来现在的天气就热的要死,下面这群人还在这嗡嗡嗡,嗡嗡嗡地说个不停,傅摇光在将面前的冰碗几口解决掉之后,开了他的尊口。

“都说完了?”他声音平淡,让人根本没法猜出他此时真正的想法。

“朕今天只是通知你们,而不是来征求你们的意见。”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实行!如若圣上一意孤行,老臣今日便撞死在这金銮殿上!”

一个满头华发,续着长长胡子的老臣在傅摇光说完这句话后,再次站出来出声反对。

傅摇光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心里划过一抹了然。

啧,这不就是原身记忆中那个倚老卖老,干啥啥不行,反对决策第一名的那个老头子言官嘛。

他来这段时间没怎么在朝堂上下什么命令,因此倒是疏忽了这个老头。

他决定要进行改革还是因为这朝堂之上有太多的蛀虫,此举无外乎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不然也不会像这样出现集体反对的情景。

“哦,那你撞。”

傅摇光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一点也不将他脱口而出的威胁看在眼里。

“圣上如此执迷不悟,老臣只能以死明志!”那老头带着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狠狠地撞向了一根柱子上。

伴随着砰的一声,老头直接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看看死了没,死了就拖出去喂狗,别在这污了朕的眼。”傅摇光摆了摆手,示意周围的侍卫上去查看那老头的状况。

“秉圣上,陈大人死了。”

侍卫的话音一落,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圣上两个月没杀人,他们都快忘了圣上这人一直是说一不二的性子,他绝不允许人和人忤逆他的决定。

一匹狼,即使收敛了獠牙装作一头羊也无法改变它的本质。

“死了就拖出去。”

“还有,给我销了他这辈子的升迁纪录,包括直系亲属。”

傅摇光的这句话让一众以撞死在朝堂上为荣的言官也不敢上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