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就有人说入宝山不可空手而归,后面这处可不就是珑月的宝山。
为了能把后山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珑月特意叫娟子给她调来了这次带着家眷二来的三家子人。
这三家人都是老人大人和孩子举家迁移的,之前就是逃荒出来,离了故土的,没所谓定居在哪,不离故土的说法,也就退了原来租种的田地,跟着退伍的孩子到了这边。
珑月跟三家的人询问道,“几位在家时可有饲养过鸡鸭这些家禽?”
其中一个弯着背的老妇人回道,“农家人都会养些鸡鸭,只为了下蛋存着能换些银钱添补家用的。”
另一边的几个妇人也都称是。
另一家的儿媳妇说道,“我娘家以前是放鸭子的,在婆家也娘过鸡崽,这些都是会的。”
珑月听着大伙说话,也没插嘴,有一个婆婆说道,“我儿子以前是个猎户,带回来活的野物都会养几天一起去卖,活的比较值钱。”
“那婆婆您养过活的兔子么?”珑月插嘴道。
“养过,养过,那个东西不好养,很容易死,也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就是可能生了。”老婆婆想起兔子死的时候自己的小孙子还哭鼻子来着。
珑月轻咳了一声,众人也停下交谈,看着眼前水灵的小姑娘,他们可是都知道这姑娘可是他们的东家呢。都看着她,等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