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秀有些萧索的背影,刘莹和白宛若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之后,确实按照刘秀刚才所说,白宛若和刘莹找来了刘管家,因为她们有事要问他。
“刘爷爷,刚才想见姨母的人,是谁啊?”刘莹是个不善言辞的,所以这问题,便由白宛若来问。白宛若看的出来,刘管家对于姨母是十分好的,他在刘家待了这么多年,就像是刘家的大长辈。所以,白宛若并不想拐弯抹角。
刘管家的叹了口气,“是锦绣布庄的东家。”
“锦绣布庄。”白宛若重复了遍,而后,以为是自己多想了。毕竟绣坊和布庄有联系,是十分正常的事。只是......“那,那位公孙掌柜的,和姨母是.......?”
刘管家先是看了看刘莹,而后问:“二小姐,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刘莹摇了摇头,白宛若心里突然有了一种答案,现在,只等刘管家证实了。
刘管家有些失望,却开口道:“罢了,当初您的年纪确实小了些,不记得也实属正常。这公孙大掌柜的,是......”
白宛若福灵心至的猜测,在刘管家的口中得到了印证。公孙大掌柜的,公孙瑾,与姨母曾有婚约。
?
当年,在江城之中,刘记绣坊和锦绣布庄,几乎,是齐名的。刘记绣坊更甚一筹。两家最初,只是生意上的往来,后来往来的多了,两家的家主便成了好友。正巧,公孙瑾和刘秀年纪相当,两家便顺理成章地给两人定了娃娃亲。“......那之后,公孙少爷,便天天来找大小姐,天天管大小姐叫‘小媳妇’,公孙少爷啊,是在等着大小姐长大呢。”
刘管家说了许多两人小时候的趣事,白宛若便是听着,都觉得,若是他们真能顺利成亲,恐怕会是一对令人艳羡的夫妻。
刘管家说到后来,落了泪。一把年纪了,却哭的像个孩子。“......老爷不甘只待在江城这个小地方,便想去争那皇商之位......”
外祖父的事,白宛若是知道一些的,却不详尽。这会儿,刘管家大约是难受的紧,也只稍稍提了提。刘老爷和刘夫人被人害了之后,刘家就垮了。当年,刘秀只有十岁。父亲、母亲去了,妹妹丢了,绣坊也岌岌可危,刘秀几乎崩溃,她的年纪还太小......“那时候,真是多亏了公孙大掌柜的。”公孙瑾比刘秀年长五岁,当时已经是个有些担当的少年郎了。他帮着刘秀,撑起了绣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