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何止不好!虽然早就知道勋贵传到了现在这一辈儿,能用的人才没有多少,但司徒晖还是报了点希望的。之前定城侯府去平乱,不就做得很好嘛!在往草原上放之前,司徒晖还特别考察过,从勋贵中提拔的都是有一定实战经验的。
然而,镇压农民起义和与游牧民族的铁骑交战还不是一回事儿。这帮“有实战经验”的勋贵放出去之后就和一群拆家的哈士奇似的,以齐国公府的孙子陈瑞文为首,把战场安乐州搅得那叫一个乱。幸亏他去年提拔的新人还有几个能用的,又有几个县令临危受命,拼死守城,且,前几年司徒晖整军的时候,辽东军的主帅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就没有换,不然这次简直不堪设想。
同时,后方供给上,江南的甄家也开始捣乱。甄瑳是现任家主甄应嘉的亲儿子,虽然这些年始终在京城,但平时请安的书信从来没少过,甄应嘉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并不浅。听说儿子好端端的病死了,还是给皇帝办差的时候病死的,啥也不说了,梁子结大了,干吧!
勋贵的问题好解决,司徒晖削了一批勋贵的军职,然后吩咐让人戴罪立功。幸亏去年推广的土豆有了些作用,这东西在北方长得尤其好,今年开战的又是辽东一带,不然甄应嘉在后勤上一插手,前方战事具体怎么样,还不好说呢。
也是因为这件事,司徒晖越发生气了,“这等有家无国之人,都应该千刀万剐!”
跟着司徒晖的下人发现他的脸都有些扭曲了,嘴唇泛白,看来真是气得狠了。
然而,这么一直得罪人也不是回事儿啊!虽然说司徒晖自认现在自己已经是皇帝了,但非常时期,还是要一致对外的。勋贵们被司徒晖削了军职本来就很不满了,甄家和勋贵们的关系又比司徒晖近,被甄家一鼓动,都消极怠工了。
司徒晖一边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得憋气,一边又安慰自己,“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这棒子已经打下去了,甜枣还是要给的。”
于是十月二十九这天,司徒晖正式颁下圣旨,册立女史贾氏为贤德妃,加封凤藻宫尚书。
云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懵了,本朝从开国时,封妃就是一字封号,最庄重的比如“庄”、“贵”都有人封过,若说显示宠爱,太上皇的祖父在位时,连“宸妃”都封过,够宠爱了吧?贤、德两个字在封号里都算是极好的字,可合在一起算什么呢?况且如今皇后还在呢。
且后面的凤藻宫尚书,该是女官的品级,现在杨佩珊身边就有两个女尚书。所以元春以后到底是作为四妃之一,入住东六宫,还是作为女官,在皇后身边当差啊?明明之前看司徒晖还挺喜欢贾元春的啊,怎么现在把人家弄得这么尴尬?
司徒晖不知道云苓的腹诽,现在皇宫中有一半已经被太上皇的嫔妃占了,东六宫里,皇后和三妃就占了四座宫殿,王修仪毕竟有儿子,进位为修仪之后也是一宫主位,还剩下的一个,在李婕妤搬到偏殿之后默认了正殿不住人。所以让贾元春入住东六宫可能有点困难。况且,东六宫的人对这位贾氏很有敌意。东六宫的所有主位嫔妃,即便不是长辈所赐,也是大选进宫,出身最不济的王修仪好歹有个儿子,贾氏凭什么一上来就占据最高的位置啊?
大概是感觉到了后宫众人的怨念,司徒晖做出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骚操作:贾元春以后住在东宫两仪殿的正殿。这条消息传到后宫的时候,杨佩珊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不好,无他,两仪殿名字虽然叫“殿”,其实是司徒晖平时办公用的临敬殿后面的一个院子。云苓几人从东宫搬出来后,司徒晖把整个东宫的前一半打通,作为办公场所,并重新提了名字,于是所有的院子都叫某某殿。当初一家人一起住在东宫的时候,这个院子其实是杨佩珊这个主母的住所。
然而这其实不是最惊悚的,前面说过,司徒晖在东宫里还养着一群霞帔女官,毕竟白天要在东宫的临敬殿处理公务,如果处理到太晚了,又有那方面的需求,司徒晖就会点一个霞帔女官服侍他。这些霞帔女官在东宫里就住在两仪殿的后罩房。
所以,问题又来了,司徒晖到底是爱贾元春爱到想要给她逼近皇后的待遇呢,还是封妃封得心不甘情不愿,所以把她和这些霞帔宫女一齐看待呢?
=========
不管云苓这些人是什么想法,新的一年都悄然到来了。新的一年,钦天监监正上书,说辽东的战场屡屡不顺,大概是和如今的年号不和,求司徒晖换一个年号。
用年号来给战场祈福这种事自古就有,年号和运道相关的说法也不算标新立异。不知道是今年真的被战场上的情况刺激到了,还是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司徒晖准了这位大人所请。
钦天监的人算了许久,挑了慢慢三页吉祥的字眼给司徒晖选,最后司徒晖圈了“元佑”。
自从登基之后,司徒晖一直都是沿用太上皇的年号,按照原本的算法,去年是泰和四十四年。既然司徒晖准了改年号的要求,这一年就不是泰和四十五年,而是元佑元年了。
改元之事圈定没多久,忙过了年宴,杨佩珊看着也高兴些了,不像是去年看贾元春那么不顺眼。虽然杨夫人在今年宫宴的时候悄悄地和她说过几句辽东战场的形式,但杨佩珊还是对着贾元春喜欢不起来,干脆眼不见为净。
杨老夫人见劝不动女儿,干脆说起了家里的事。去年冬天,御史台右副都御史的亲妈死了,于是丁忧。杨老大人连着三年的考评都是优,虽然很难说清这是不是和他如今有个皇帝女婿有关,但,总之,因为这样的考评,杨老大人升迁有望。这次两个哥哥一回来,眼看着杨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要说娘家的喜事,不止杨佩珊,就连云苓和吴淑妃,在过年后召见了家人后心情都不错。云苓这边,苗云峰去年推广的土豆在辽东战场立了功,当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至于吴淑妃,则是因为她亲爹吴老大人被司徒晖下旨,命其兼任侍读学士。
虽然中书省参军是正三品,侍读学士不过正五品,但现在谁不知道侍读学士们才是这位皇帝的心腹,原本归中书省的政务,现在大半归了侍读学士们。原本吴老大人虽然投了司徒晖,但在中书省和学士们争论起来的时候难免偏向中书省,现在么……吴老大人苦笑,这位陛下,所图不小啊!
当然了,面上还是要感谢皇上的信任,皇恩浩荡。吴淑妃对中书省和侍读学士之间的官司没什么体会,只是家里说吴老大人兼任内阁学士是好事,那就自然是好事了。于是这个年,宫中上下过得都透着一股欢快的气息。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云苓去慈安宫时皇太后的意思你们明白了没?就是驸马死了公主更好过的意思。
这是两更哦~大家等得辛苦啦~嗯,明天尽量恢复9点更新,做不到胖三斤!!!
感谢在2021-09-12?11:25:46~2021-09-13?19:29: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时光飞逝?20瓶;酒瑟?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