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2 / 2)

他们还要排队,但姚珞就专门给她开了个房间,他们不服!

“既然不服,就多找点姑娘来上朝嘛,人多了我不也要排队了?”

调侃了一句后姚珞清清爽爽看着还在排队的大人们,整个人都得意了起来:“所以说啊,为了让自己不排队,有两种方法。”

“哪两种?”

对着适时递话过来的戏志才姚珞给他飞过去一个十分赞赏的表情,声音也拖长了一点:“要么扩大更衣房,但大家也知道那不可能的。”

“那还有一个呢?”

看到对面沉不住气姚珞笑得更开心,刷拉一下打开折扇,也不管大冬天的直接摇了两下,语气更加调侃起来:“回头咱们招一半臣子是女的,您可就不用排那么长的队了呀,你们说是不是?”

“……”

“……”

“哎呀,好冷哦,我先回车上了,您们慢慢来。人少就是好啊,回头等朝堂上女子再多些,我就和你们一样咯。”

看到姚珞那得意洋洋的背影兖州一干人憋笑,剩下的却开始咬牙切齿。这个女人果然睚眦必报,不是个好货!

“我倒是觉得也挺对。”

换好衣服出来的曹操轻哼一声,语气里多了点意有所指:“若是实在不想上朝那也别来了,虽然各位大人护送今上有功,但诸位大人在洛阳城里,可也干了不少事儿呢。”

想到姚珞手里那一叠记录,整条队伍瞬间安静如鸡,看得郭嘉只想笑。下朝的姚珞也没有马上就回到典军校尉府,而是按照顺序先去了一趟医护营。

在某种意义上医生和说书人都是在这个时代最底层的人,然而这也是要看情况的。她现在是一州别驾,现在又当了个什么太中大夫掌管议论,说书人和乐工有了个当官的“祖师爷”,那当然自动又往上升了一级。

而同样的,兖州重医护,医生多做义诊之事,早就也已经从后世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脱离出来。曹荣更是执掌援营,作为曹操的女儿她却是个医生,更有说服力地将医生的地位又往上推了一层。

在洛阳更不用说,帮忙诊治的医护营众人更是让不少人安心了许多。走了一圈确认基本都防护得当后姚珞拉了拉石商,声音里多了点认真:“怎么样南星,洛阳城里有没有不能动的老人了?”

“大家都挺好,就是柳老太太年龄大了,腿脚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她又是年岁最大的一个,能熬过来还真是多亏这段时间老赵有特别照顾过。”

石商根本就不用翻病历,表情却也认真了一点:“是不是今上要跑……要去许都了?”

“嗯,让中林稍稍多留一会儿吧,至少留到开春。”

姚珞叹了口气,她并不觉得洛阳的人会跟他们去许都。毕竟洛阳城都这样了他们还没准备要跑,又怎么可能跟着人迁居到许都呢。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还不如先打理好等皇帝跑了之后洛阳城留下的人的后续:“一般来说留在洛阳都是家有余资的人,先问问想不想走,不想走的话到春耕时候给他们发些种子就行。洛阳接下来还是会有人管的,只要撑过去就能好起来。”

“是。只不过这段时间药材稍稍……”

“盈丰那边……是了,冬日偶尔水路不通,先紧一紧,李公他们都是老船把式,走水路比走陆路都要熟,他们都明白的。”

“明白了。那我先与北翼去查房再通知一声,您慢慢看。”

石商对着姚珞行了一礼后走到房子门口又有些犹豫地回头:“那,洛阳以后是谁来管呢?”

洛阳啊,留守洛阳的如果说没有什么别的意外那大概率还是让戏志才来干这事儿。他们倒是想让刘曲来管洛阳,可这厮听到他来管洛阳后就差连夜出逃,恨不得彻底躺平别让曹操和刘协都想起还有他这么个宗室。

“可耻,可耻啊!居然这么逃班,刘小曲真是扶不上墙!”

郭嘉骂骂咧咧地回到校尉府上,只觉得自己真是看错了人:“当年我就和你们说了,就算拉下退役线也不能放人走,现在好了,咱们这儿多了条滑不留手的咸鱼,志才又要在洛阳呆着,这还能行?”

“不怕小曲会跑开洛阳,中林在呢。”

戏志才倒是很淡定,他早就习惯“留守”这件事情了。而且他本人也不是喜欢出风头的人,要去了许都他才是不自在:“现在洛阳城百废俱兴,倒是个好机会。”

“……这还能兴呢?”

孙策陪着刘协去许都就要去徐州干活了,听到戏志才这句话也没忍住:“洛阳可都这样了,千户人口都不到,怎么兴啊?迁人?谁还愿意来洛阳?”

“来是可以来的,但是有个前提。”

姚珞眯起眼睛,这次没让她逮到贾诩这家伙让她有些不爽,但也不妨碍接下来的布置:“许都以后是谁来当这个县令?”

“这个我知道,应当是满宠满伯宁。”

郭嘉抬手开口,同时又像是有点想笑:“这人和主公有点像,两个人关系一直不错,大约到时候就是他了。”

一切离开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继续下去,然而让姚珞有些惊愕的是居然有不少留在洛阳城里的人,都去按了手印表示想要跟着曹操走。

“为什么?”

“这个嘛,石姑娘,我以前一直觉得,老婆子我活不了几天啦。”

柳老太太走路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没以前那么不利索,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天气暖和点了,她甚至于觉得腿脚酸疼都好了不少:“反正都活不了呢,干嘛还到处跑呢。跑又跑不掉,走又走不快,留着还能死在家里,多好啊。”

死在家里落叶归根这种事情虽说好像有些道理,但人在看到希望的时候总是更想要活下去的。柳老太太拍了拍自家孙子的肩膀,对着姚珞笑了起来,在看到曹操时更是直接下拜:“我知道您,您是那个姚先生。还有曹青天,老婆子给您磕头了。”

“不用不用,没必要。”

曹操抢先一步把人从地上扶了起来,眼前这老太太看着比曹嵩都要年老不少,让这样一个老人做这动作他也实在是有些承受不来:“您比我长那么多岁数,怎么能拜我呢。”

“哎呀,要老赵那会儿说着东家是曹青天,咱们又怎么会那么害怕他呢。”

没敢去拍曹操的衣服,柳老太太却看到姚珞给自己搭了把手当她的拐杖,一时之间有些羞涩到连路也不会走了。被扶上船时她看着岸边的人,突然笑成了一朵菊花。

“你们是曹家军啊,咱们都知道曹家军不会来害咱们的。而且跟着曹家军走,就有活路。”

跟着他们走,去兖州,就能活下去。

多少人凭借着这一口气,这不知道是大是小的目标努力走来?茫茫看不到边的乱世中,有着一块安稳的环境有多重要?

他们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想要活下去罢了。

“所以,咱们陛下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挺好。”

“嗯?”

“就是,‘挺好’。”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决定搬迁的洛阳居民,曹操背着手走在愈加萧条的洛阳没有一点表情:“除了这个没别的想说的了。”

“……还真是个小皇帝。”

姚珞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表情,只是看着有些灰蒙蒙的天空叹息:“那您有想好接下去要怎么教他了么?教他学什么,让他试着去做些什么,可都有准备好?”

“文若说他会想办法,另外笔墨纸砚再调一批过来就行。”

没人想要留在一个破了三回、百里都没有炊烟的洛阳。等到洛阳居民先一步想走的走想留的留,刘协也终于踏上了前往许县的道路。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走水路,刘协在船上格外好奇地摸来摸去。而船上跟着的人也不多,他看着坐在乌篷船窗边读书的姚珞犹豫了下,终于还是凑过去开口:“姚太夫,您在看什么?”

“嗯?你想听?”

无视旁边几个人杀人一样的目光,姚珞袖口一抖抽出醒木放在桌边,先扭了扭脖子再拉伸了下手臂,随即声音又变得平缓起来:“陛下想听什么故事?”

“故事?故事是什么?”

看到刘协似乎是真的有点好奇,姚珞在脑海中搜刮了一圈传说后轻咳着开口:“就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传说很久以前天上人间并未有何隔开,也并未有所区分,仙人与百姓们在一块儿生活。就打个比方吧,您可知道神农,也就是烈山氏尝百草?”

“啊?不知道啊。”

“……”

“……”

好家伙,那不得好好从头开始科普啊。

姚珞啪得一下把醒木砸在桌子上,瞥了眼吓了一跳的那些侍卫臣子后清了清嗓子,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天地不分春秋前,圣贤代代传其言。炎黄二帝立人君,当是三皇五帝先。却说这很久以前,黄帝之时尚有一人为烈山氏,又称其为炎帝。”

这是上古皇帝的故事啊?为什么没人和他讲过?

刘协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仿佛一瞬间变得整个人都生机勃勃的姚珞,眼睛眨巴了一下后继续往前做了点,两只手叠好放在一起抬起头,表情无比恳切。

船上他一开始还挺无聊,现在嘛……

读书,哪有听姚珞说故事来得有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