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中, 两鬓斑白的婆婆弯着腰,细细地择着可用的草药,脚边盘着团大黄狗。她兀地抬眼看了看正好的日头,朝屋内唤了一声。屋中很快传来应声, 接着一道娇小人影支着一枝竹杖, 敲敲点点地走了出来。
人影来了,大黄狗轻吠两声表示欢迎, 被阿婆故作厉声制止。
“阿婆在晾东西?歇歇, 我来。”女童眼上覆着白绫, 走得却快,熟练地辨清方位,摸索着坐下, 一把摸着了筛子, 欲挑拣起来。
“哎,乖囡,你刚刚睡醒哟,不着急这些, ”阿婆心疼地夺过女童手中的药材, “叫你出来, 是叫你晒晒太阳。”
女童闻言一笑, 又俯身要去捞那物什:“那也没有让阿婆一个人做、我闲着的道理, 我边晒太阳边挑,也不碍事。是吧,大黄?”
大黄“呜呜”两声表示响应。阿婆本要去拦, 却知晓她性子,只摇摇头,笑着任她去了。
“晚上想吃什么?阿婆给你做。”“倒没什么特别想吃的, 就是前日那道……”
祖孙俩手上动作不停,嘴上亦絮絮着家常,大黄狗时不时打个滚、伸个懒腰,场面很是温馨。忽然,未落锁的院门上传来两声敲击声,随之是一道清脆女声:“请问,家里可有人?”
顿时,大黄狗不犯懒了,冲出去朝着院外一个劲儿地吠叫。
阿婆与女童皆默契一愣,这声音她们听着隐约有几分熟悉。可她们平日往来只有邻里,通通没有这般年轻的,又逢大黄如见生人般……疑惑间,女童干脆起身:“阿婆,我去瞧瞧。”
“好,问清楚再开门。”虽有大黄伴她同去,阿婆这颗心却放不下,停了手上,一心随着一人一狗望向门口。
女童稳稳心神,手中结实的竹杖予她些勇气,轻轻让大黄安静,才出声问:“有人,来的是谁?”
她目不明耳却聪,隔着门板,听到那人似是后退几步,又和疑似同伴之人嘀咕了几句:“打听的是这儿啊……应当没错……”
得到对方肯定的答复,她又上前叩门:“我找一个名叫翠兰的姑娘,她可在?”
翠兰微怔,这名姓自只有熟人知道,这人点名道姓要找她,可自己并不认识她。
可若是歹人,这门虚掩着,只消一推便开。来人敲门的力度都是小心的,还三番五次问询。光天化日之下,回头看看这家徒四壁的院子,哪里值得小人惦念?
几回思忖下来,来者颇有耐心,不声不响。翠兰也不对着门过多猜测,索性拉了门,将其请进来:“我就是。不知道您找我有什么事?”
她半晌没等来回答。久到她怀疑时间都快凝固住了,却闻阿婆一声激动的惊叫与对方略带哭腔的声音:“……好久不见。”
——回忆就这样撞了回来。
景瑟预想中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翠兰的神情现出片刻恍惚,紧接着是一个疏离的笑,她用探询的语气开口:“景姐姐……?”
就好像平静湖面被微风侵袭后重归平静。景瑟被这微不可察的隔阂震得有些发怔,在她挑眉要再度询问前,景瑟及时应了声:“是我。我来……看看你。”
“噢……是这样啊。”翠兰的语调也垂得低低的,一时间立在那儿,没有什么举动。反倒是阿婆快步走上前,很是激动地把景瑟和霍以恩迎进门。
四人重逢,倒不如说是两个人的寒暄。阿婆热情地关心他们的近况,啧啧称奇,她们的听闻,竟是景瑟一行人的亲身经历。
阿婆又亲自忙进忙出为他们端茶,连连感叹,颇为唏嘘:“哎呀,真是没想到,你们竟然还会来看看我们……”
情至深处,她不禁抹了抹渗出的眼泪。翠兰冷不丁喊住她:“阿婆,要不您去镇上买些肉菜回来吧,晚上留他们吃顿饭。”
翠兰的态度有些奇怪,面色沉静。但阿婆并未深思,只当她也是激动所至,忙不迭应下,尽管景瑟再三劝阻,她还是一人出了门。
气氛便这样冷了下来。景瑟注视着渐渐长成的女童,时光将她拉扯成与当初大不相同的模样,只有眉眼间依稀还有往日稚嫩模样。
景瑟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觉得疲累与徒劳。
——她并不欢迎他们。景瑟能感觉得出来。
“景姐姐,你为什么要来?”仍是她先开口打破了沉默。纵使心有准备,景瑟听到这回答,心里不自觉泛起一股酸。
“她来履行承诺。”霍以恩出声解围。却听翠兰即刻回以两声嘲讽的笑:“履行承诺?还是空口画饼?这次来是想施舍我什么?漂亮裙子?镇上什么好玩玩意儿?还是永远不会成真的仙途?
“动动嘴皮子的事,算什么履行?”
“我从来没有这个意思!”景瑟忍不住开口打断她的话,指甲嵌进掌心,她本以为那是错觉,可当它成为现实,她远不及自己预料的那般平和。
她没有想过,翠兰会这样想她,这是她来之前觉得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又或许,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必然。
“那是什么意思?”翠兰反问,她的言辞尖锐却又透露着一种自卑,靠着一次次的质问来掩饰住。
她习惯性地揉揉眼睛,只是她已经不会流泪了,“那你是想来做什么呢?这么多年,不闻不问,当我以为你已经把我们忘了的时候,你们又跑过来说‘好久不见’,这是做什么呢?
“是日子过得太顺利,想要锦上添花吗?来给我尝点甜头好显得自己高贵又谦和?”
她自言自语着,不像控诉,像是倾诉:“之前镇上有招生的修士来过了,我去问他,他说我本就没有什么天赋,更别提瞎了一双眼,我不甘心就问他,他有没有听说过玄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