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参加完疯子的婚礼,当晚便带着一副金丝楠棺木急急返回汴京。
活物赵桓是没法通过传送阵的,可是死了的道君皇帝并没有受到这种限制。
当赵桓把道君皇帝连同棺材一起扛进天机楼的主城时,王可茗和王灿两人都围了过来。
两人从赵桓的脸上,感觉这应该不是赵桓的什么亲人之类的。
然而,当赵桓从汴京天机楼里弄出来一堆冰块,镇棺的时候。
王灿没认出来那人是皇君皇帝,可是王可茗认出来了。
王可茗飞快打发走王灿,十分体贴地安慰起赵桓。
她很久以前就知道,道君皇帝在金人的手里。
为此赵桓还特意让天机楼也参与了对金人那边的消息封锁。
王可茗怎么也没想到,道君皇帝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
从赵桓还没来得及给道君皇帝整理仪容来看,道君皇帝这走的时候,很不安详。
“设个灵堂吧,明日早朝直接搬进皇宫之中,让百官送最后一程。”
赵桓说完,也没有想要回宫的打算。
看着一副戴孝子模样的赵桓,王可茗要是没听到赵桓后面交待的话,非得要被赵桓的这份孝心感动一下。
现在嘛,王可茗都不用赵桓点醒,已然明白赵桓的打算。
赵桓一直都在为怎么与金国开战没有借口而发愁。
各地天机楼,每楼一万士卒与十名将士的搭配,其实建制早已经完成。
粮草也不用发愁,运输对赵桓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
天机楼的传送阵,完全可以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
更不用说,通过玩家们的主城传送阵,几乎能一瞬间空投至前线。
虽然岳飞与刘锜一直在与西夏作战。
可是西夏给的压力,那是真的一点压力都没有。
反而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各天机楼的士气正盛。
百姓安居乐业之后,在赵桓刻意的宣传之下,建功立业反而成了天机楼的主旋律。
岳飞的秦凤军和刘锜的陇右军,此时正好抵达西夏的西山威福军司。
在这里岳飞和刘锜更是收编了不少的西山军。
岳飞加上刘俊的特种作战部队,人数已经破三万。
刘锜更是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兵力直逼八万大关。
两人可以越西夏,直接从白达旦部入金。
甚至都可以不用绕路,直抵曾经的北辽之地。
没有什么比替父报仇,更具说服力。
而且赵桓此时在朝堂的威望,已经不是一两个官员可以阻挡赵桓的步伐。
赵桓要是不开心,百官们的工资那说没就真的没。
这方面的开销,早在两个月前就直接走赵桓的私库。
百官们都看在眼里,都纷纷开始老实不少。
知政观知士们,也没辜负赵桓的期望,开始成为勒紧百官们的另一层枷锁。
现在京城的官员,谁敢公然去逛个青楼。
明天他可能连官都要丢掉。
因为不光言官弹劾这个,观政知士这群愣头青也是如同苍蝇一样,专门盯着自家的主官。
他们就希望主官们走上一条不归路,要不然自己哪来的机会。
以下克上,在赵桓这三月的默许之下。
落马的官员,已经数以百计。
……
王可茗忙完灵堂的事情,已至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