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巧立汉王(1 / 2)

九重阙 孟姜 0 字 2022-01-13

        韩辰悄悄地把卫管事和卫阳请到了大同,向他们询问风重华这些年的情况。

        卫管事虽是有些迷惑,却是一五一十地说了。

        卫管事与卫阳走后,韩辰面沉如水。

        有些事情,只要前后一对照就可以看出端倪来。

        永安帝应该是在知道了风重华身世之后,去找老郭氏求证。而后,经由老郭氏之口确定了情报的准确性。

        自那以后,他就开始对风重华下了手。

        韩辰也有些庆幸,幸好永安帝知道的晚,如果在风重华刚出生时就知道,他会怎么做?

        同为福康长公主的哥哥,他的父亲汉王是如何做的?

        汉王不仅替福康隐藏,还想一切办法帮助福康。

        后来,又不顾永安帝的反对,执意将风重华嫁给了他。

        同样是兄长,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韩辰越想,对永安帝的愧疚就越少。

        此时,京城里为了到底要不要用九边赎回永安帝和两位皇子而咬得不可开交。

        一方是强烈要求把永安帝等人赎回来,另一方则是以江山为重拒绝赎人。

        九边是京城的屏障,若是九边失了,瓦剌就可以直捣京城。

        难道说,要迁都到江南吗?

        南宋前车可鉴。

        所以,九边不能丢,不仅不能丢,还得加固防事。

        可是,国本岂可动摇?那些坚持要接永安帝的人振振有词。

        既然国不可一日无主,就选个国主好了!汉王就在京中,周王也在,宫里还有四皇子和十五皇子,都可以尽国主之责!

        此言一出,整个京城顿时哗然。

        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有支持用九边换永安帝的,有不支持觉得这是奇耻大侮的。

        一时间,整个京城因为这件事情吵个昏天黑地。

        瓦剌的使者,在京城中颇有些坐立难安。使者们觉得大梁朝的官员简直是太奇怪了,皇帝被俘虏了,怎么不急?天天在朝中议论个什么劲?赶紧把皇帝赎回来才是正经事啊!

        可是偏偏的,官员们为了到底要不要迎永安帝回京而吵个不休,却根本没工夫搭理瓦剌的使者。

        在宫中,袁皇后也急了。

        她虽是一国之母,却没有能力干预到朝政之中。于是,她就一趟一趟地召见汉王和周王,和他们商讨如何搭救永安帝的事情。

        汉王每次都是慷慨陈词,必横刀立马,亲自上阵。旁的话,却是一句也不多说。

        而周王,则是一副汉王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的态度。

        袁皇后看到两位王爷如此,心不由凉了。

        她下了一道旨意,以心神不安为由召汉王妃入宫陪伴。

        实际上,却是把汉王妃当做人质软禁了起来。

        私底下,她派人去找武定候,请他派人给定国公徐晃送信。

        请定国公徐晃以勤王为名入京。

        哪里想到,武定候的人还未出京,定国公徐晃的儿子徐协竟然捅出了天大的篓子。

        徐协自以为现在京中无主,正是他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纠集了一些无赖青皮,低级武官和半吊子书生,竟然干起了造反的事情。

        消息传到宣府时,风重华正在被汉王妃从京中送来的妇科圣手诊脉。

        妇科圣手诊了又诊,换了左手又换右手,另只手一直捏着胡须。

        脸上的表情很是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