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又说龚太太带着两个长得贼眉鼠眼的儿子在会场中, 谁也不认得, 所以只能找个地方坐下。因此当看见季墨亭的时候,龚太太急忙叫自家大儿子赶紧上去搭话。

  龚邵忠也起身了,整理了一下领带,正要上前去,却发现季墨亭手里挽着一个男人, 且不说那男人品相怎样, 光看着季墨亭那样笑着挽着一个男人的手臂,顿时他就不乐意了:“妈,你确定要这种水性杨花的女人做你媳妇么?”

  他皱着眉头,旁边的弟弟却道:“那好像是他的未婚夫。”他也没结婚, 妈怎么就只想着大哥呢?所以自己没得半点好处, 如今见他大哥也捞不着, 心情颇为不错。反而朝龚太太道:“妈, 依照我看,一会儿倒不如咱们也拍一两件东西, 挣个好名声,以后要什么世家小姐做媳妇, 还难么?”

  龚太太倒是想挣这好名声, 听说谁捐了什么捐了多少, 明天还能上报呢。“咱没钱,你又不是心里没数。”

  龚邵忠却听弟弟一提醒,觉得倒也可行。所以听到龚太太说着话,忍不住好笑:“妈, 咱们是没钱,可是你以为大房三房就有钱了?”不都得二房买单么?

  反正现在他们也住在季家,二表舅买两家的单是买,在多买一家,又何妨?他那么多钱,又没儿子。

  于是龚太太果然有些心动了。

  正在这时,慈善晚宴正式开始,贺先生上去说开场白,第一件拍卖品也随之摆了上来。

  前清宫里出来的名家山水画,立即就有人出价。

  季三立即开口,高于别人的五倍价钱将画拍下,颇为得意的朝季大看了过去。

  于是第二件宋代的青花瓷枕,这次台上的司仪刚开价,季大直接在原价后面加了两位数。

  一时全场一阵鸦雀无声,无不惊讶的看着季大。

  同样,也察觉出了这兄弟俩在暗中较劲。

  “你今晚来,有没有什么要拍的?”季墨亭朝慕云深小声问着,心情很是雀跃。

  她能不高兴么,大伯和三叔拼命的拍东西,而且价格还出的不低。爸爸又不可能像是从前那样,继续给他们买单,所以她这好奇着,到时候这两人上哪里去弄这么多大洋来。

  慕云深,“本来有,不过暂时没有了,你大伯三叔这样愿意为慈善做出贡献,我应当成人之美。”

  听到这话,季墨亭不厚道的笑了,“好个成人之美。”

  第三件,第四件,第五件,一直到第六件,有人开始不乐意了,季家这两兄弟才消停下来。

  龚太太也趁机拍了一件,花了三千大洋。

  不过好在不要马上就要见到现大洋,也就记个账,所以龚太太也不着急。

  而且当时就有人开始打听龚太太的身份,让她觉得这点钱花得还是值得的,还想继续拍。

  等着拍卖结束,那边便开始做统计,拍得最多的也就是季大和季三,也都纷纷上去合照留念,顺便发几句感言。

  两人也都各自猜测,明天《时报》上,谁的名字排在最前头。

  季先生和慕云深什么都没拍,不过季先生直接捐赠了不少书本,慕云深则捐赠了台上所拍卖的三脚紫金炉。

  而按照规定,各所拍物得主要将东西带回家,必定是要将百分之十的大洋交给主办方。而问题来了,季大和季三刚才忙着去拍照,去发表他们感言,根本就没留意到季先生一家已经先行回去了。

  所以等着要找季先生拿钱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过想这也不着急,反正他们这是做慈善,老二不能不给钱的。于是便都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去,只说明天把钱送来。

  季素白跟在季三太太后面,忽然被人唤住,是她的同班同学于佩莲和她妹妹。

  于佩莲其实是不愿意上前来的,可是今晚季素白的爸爸那样财大气粗,所以她妈妈无论如何也要她上前来跟人关系打好。在乱世这样有着厚实家底的人家可不少了,而且听说季素白的大哥在国外留学,也快归来了,那可是大好的青年才俊。

  所以硬是让于佩莲上来寒暄。“素白,想不到你爸和你大伯为西南的学生们捐赠了这么多大洋。肯定读书楼建起来,要拿你爸爸的名字命名了。”

  季素白得体的笑着:“我爸爸素来对西南的学生们,其实都很关忧的,如果不是我弟弟太小,祖母又需要照顾的话,他都打算辞了这厅长的位置,带我们去西南,打算做个教书先生呢。”

  两个小姑娘一说话,其他人就凑过来,将季素白吹捧了一回,才好奇道:“你二叔听说是釉南大亨,可有钱了,他怎么才捐了些书本?”

  季素白还没开口,就有人冷笑:“呵呵,自古一来,无商不奸,他们的钱进了腰包,还有掏出来的道理么?”然后又歉意的朝季素白看去:“素白,我这人说话就这样耿直,你别放在心上。”

  “不会的。”季素白摇头。

  这时又听有人问:“那个二堂姐,是不是就是被谢允安抛弃跳江的那个?”

  季素白连忙道:“这事都已经过去了,大家不要在提了。”

  言下之意,算是默认了。

  嘴上说不提,可是又不知不觉的提起了关于季墨亭的不少事情,比如她没读过书什么的。季素白也不知为什么,按理她明明该嫉妒季文慧才对,毕竟季文慧比自己大不了多少,而且还留过洋。

  可是不知怎的,想起季墨亭挽着的那个人时,她就不由自主的想要诋毁季墨亭。似乎只有将她踩得低低的,自己的心里才会舒服一些。

  话说季大季三倒是风光了一晚上,第二天报纸上也满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报道,还有他们所捐赠的大洋数额,让不少人都为之惊叹,心说这没看出来,季家两兄弟这样有钱。

  连季三今天去烟馆,东家都亲自捧着那上等的金丝烟土来伺候他,再一次让他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

  当天更是飘着身子回家的,只是刚一进府,就发现府上来了不少人,不免诧异道:“家里怎么来客人了?”

  却被三太太一把拉过去,低声在他耳边问道:“怎么回事,大洋还没送过去,人家来催了。”

  季三这才一下清醒过来,这些人莫不是来催大洋的?立即道:“我去给二哥打个电话。”一面埋怨着,“真是的,不是一早打发人去他那里知会了么。”

  同样焦急等着的,除了三太太还有大太太,以及龚太太。

  可是电话打了过去,那边却说账上没大洋了,最起码要等个两个月。

  当时季三就怒了:“又没多少,怎么要等这么久?”

  电话是季华接的,“三爷,真不好意思,二爷这一次货砸在了手里,船一直卡在南洋那边过不来,我们也没办法。不然您先自己想一想法子。而且你想想看,真有大洋的话,二爷也不会只捐书,而不捐大洋啊。”

  季三心里烦躁的将电话挂了,只把这来要大洋的人打发掉,转头问三太太有多少私房。三太太一听,顿时下意识的捂紧了荷包:“我可一个多余的大洋都没。”一面着急的朝季三问道:“怎么,二哥不给钱?”

  “不是不给,是没钱了。说是货物砸在手里,要等几个月呢。”季三烦躁的说着,这哪里等得了。

  不一会儿,季大也回来了,神色同样不好,可见是也得了同样的话。